共享经济的背景介绍? 共享经济的营销模式?
一、共享经济的背景介绍?
共享经济是由美国的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于1978年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的概念,主要思想是——通过第三方提供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将闲置的资源(如住房、汽车等)以出借或者出租的方式让渡给使用者,优化资源配置,获得相应回报的经济模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又将共享经济的概念边界不断扩展延伸,现在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将海量分散化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共享。主要体现为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也包括剩余所有权的让渡,以及时间、空间、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共享,它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二、共享经济的营销模式?
共享营销是基于共享经济的营销模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共享营销资源和营销能力的一种营销模式。
共享营销是共享经济平台的底层营销系统。共享营销是买卖双方通过共享经济方式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行为,包括为促进该行为进行的有关辅助活动。
共享营销的交易双方你是我的客户,我也是你的客户,我帮你推广和销售,你帮我推广和销售,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借力、互为营销资源,双方共享利益,共享价值。
三、共享经济的历史和背景?
共享经济 总述:近期共享经济蔚然成风,共享单车,共享办公室,共享充电器,共享篮球等等带 有共享字眼的产品席卷而来。 在人们感叹科技进步使生活日益便捷同时,一些缺 乏素质的行为也引发了一片争议。
四、体验经济的产生背景与特征?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之间的演进过程,就像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
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自己烘烤。
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十几美元。到了今天,母亲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一百美元,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基本特征:
非生产性
体验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美好感觉。它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不能完全以清点的方式来量化,因而也不能象其它工作那样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
短周期性
一般规律下,农业经济的生产周期最长,一般以年为单位;工业经济的周期以月为单位,服务经济的周期以天为单位;而体验经济是以小时为单位,有的甚至以分钟为单位,如互联网 。
互动性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不然,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
不可替代性
农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产品的需求要素是特点,工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商品的需求要素是特色,服务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服务的需求要素是服务,而体验经济为其经济提供物--体验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感受,这种感受是个性化的,在人与人之间、体验与体验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经历。
映像性
任何一次体验都会给体验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几天、几年、甚至终生。一次航海远行、一次极地探险、一次峡谷漂流、一次乘筏冲浪、一次高空蹦极、一次洗头按縻,所有这些,都会让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越体验本身。
高增进性
一杯咖啡在家里你自己冲,成本不过2毛钱。但在鲜花装饰的走廊,伴随着古典轻柔音乐和名家名画装饰的咖啡屋,一杯咖啡的价格可能超过10元,你也认为物有所值。在家里烧一盆洗头水,成本不会超过一元,但在洗头洗脚城找一下放松、快慰的感觉,一次可能会花上几百元。截止目前,有幸进入太空旅游的只有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斯,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太空体验支付了 2000万美元的天价。而一个农民二亩地种一年的产值不过上千元,一个工人加班加点干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千元。这就是体验经济,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经济。
五、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要点?
成功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运作在以下六个要点有明显优势:
1
挖掘充裕而稀缺的资源
共享经济使用的是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因此要成功,第一步便要挖掘怎样的资源可以被利用。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充裕性。只有总体充裕的资源,其被闲置或能盈余的概率才会高,才能够进行分享;
其次,稀缺性。该资源绝对充裕,但相对稀缺,即存在流动性稀缺与信息不对称稀缺的情况;
再次,标准化。能找到充裕而又相对稀缺的资源作为切入点,可以启动一个项目;但如果要将项目做大,对资源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标准化程度足够高,或者能将标准化程度做高,因为我们知道,能快速扩张的一个前提是在不考虑进入新的市场前提下,流程可以标准化,这样才能迅速复制业务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2
激发网络效应的平台
互联网模式下的平台创新从eBay网站开始,通过eBay网站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连接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两个用户群体。而到了共享经济时代,平台模式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将连接供应与需求的商机无穷放大,一边是海量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另一边是海量需要使用这些资源的人们,供和需在平台上无尽循环,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首先,成功的共享经济平台,应该能激发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就像在Facebook上,当人们看到越来越多朋友在上面分享人生的日常百态与快乐点滴,会吸引自己也会加入;同时也能激发正向的异边网络效应,就像在脸书上加入的个人用户越多,也就吸引越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另一边用户)入驻。
其次,在构建平台模式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那就是先吸引供应边的用户群体,还是先吸引需求边的用户群体,或是同时吸引两边用户一起入驻,这也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平台模式的历史上,尤其在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如补贴策略、用户顺序策略、双边同步与转换策略等进行操作。
3
突破引爆点的用户
当平台建立之后,便需要持续地吸引用户,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只有当用户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这时候才能达到引爆点。这时候,大大降低了平台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用户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同时,参与用户开始超越新用户想加入的最低意愿阀值。那么,究竟该如何获取用户,从而达到引爆点的规模呢?用户群被引爆后,又该如何绑定用户,防止他们的流失呢?
在供应侧,首先可以采取传统的地推方式,积累第一批种子用户,并逐步扩大;其次是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像Airbnb在发展初期使用的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策略,充分利用Craigslist等既有平台的资源。
在需求侧,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碑营销,消费者互相推荐之外,还可以利用、免费、激发好奇、沉浸体验、场景加速器等策略。
当用户规模发展起来后,主要的挑战就转变为如何绑定用户。因此需要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尽量封闭用户流失出口,构建良好的品牌和用户体验以及建立用户的归属感。
4
建设共情的社群
用户归属感的建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围绕平台建立社群,在用户间产生互相依存的力量,并让用户感觉到了自己能在这个群体中发挥影响力。
建设社群,首先就要基于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观,构成核心用户群体,这些人具有极强的归属感,是社群的中坚力量;他们构建了一种亚文化,价值观非常明确,态度非常一致,社群规则能被友好地贯彻,他们不容易流失,还能帮助企业去获取更多的新用户。共享用车企业Lyft的经验就很值得大家一读。
其次,不但在线上要做好,也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社群也需要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手工艺者共享商业平台Etsy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再次,社群也需要良好的管理与运营,使得社群的发展更好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相一致。缺乏管理的只能称为“群众(Crowd)”,而有管理与运营的才能成为社群(Community)。
5
维护基于信任的秩序
根据咨询公司普华永道2015年的调查,尽管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共享经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也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任可能是一个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共享经济世界中的信任感,是其成功商业化需要解决的可行性基础问题。在国外,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是确保安全的基础,比如美国的FICO。除此之外,个人在社交平台的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另外,共享经济企业通过在运营流程上的环节来把控,包括事前进行把关,事中引入处理问题与争议的机制,及全程全范围的监控与分析,事后需要双方进行评价并有处理机制等。此外,还要在支付、保险等关键环节建立配套措施。
6
满足供需高效的匹配
共享经济的资源所有权在底层,资源使用权在表层,在商品上私有,但在服务上变为公有。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供应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共享经济可以极大程度上扩展供应的网络,理论上可以盘活几乎所有闲置的资源,给需求者选择,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稠密市场”(Thick Market)。但同时,稠密市场也带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市场拥塞。此外,在交通出行、物流递送等领域,供应者和/或需求者还都处于一个移动的状态,甚至在某些小范围内需严重大于供。如何去定位需求,如何确保能最快地提供供应,这也给供需关系的配对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更高效的进行供需匹配,需要建立筛选与过滤机制,削减流程中的降速环节。同时,尽可能的提供推荐选择。
特别在动态供需环境中,还需要增加供需关系透明度,刺激高峰时刻的供应,以及充分应用价格杠杆。而在这方面,Uber的一键叫车、溢价算法、以及动态定价机制堪称业内翘楚。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这一商业模式才刚刚开了个头,未来,还将如何演进,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有待我们去探寻和思考。
六、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从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型来看,其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平台服务费对于共享经济来说,与O2O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果实施全部免费则不利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采取收取部分运营服务费的措施,保证其正常运转。
二、平台推广费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必须要通过信息的方式去实现,信息化提升了整体的营销能力及水平,可以采取广告投放推送的方式,在不影响共享经济功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获取广告收益。
三、线下展示费对平台的构建者来说,想获得足够的宣传优势,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宣传,除了网络宣传以外,还可以采取户外宣传的方式,这也是另外一种服务模式。获得相应的广告收益,再将广告与宣传有机结合来获取运营费用。NFC、二维码等技术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广告效益。
四、增值附加费随着O2O平台数据资源的逐渐积累,交易平台逐渐演变为数据中心,当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现质变,转化为另外一种共享经济业态。比如一些企业通过每日签到提升客户的忠诚度,这也可以转化为收益模式,从而维护共享经济。
七、共享经济的理念是什么?
共享经济的理念,概况起来为: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资源不再因私有化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拿CDN来说,流量矿石“CDN共享经济模式”就是共享经济。
八、共享经济的影响?
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改善民生,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共享经济会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正面的影响在于:
共享经济在高度机械化、纪律化、标准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之外,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选择、更自由供给、更个性定制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共享经济具有了“自由人”的联合意味。共享经济这种“自由人”的联合形式,有助于供求双方跨越信用缺失障碍,更自由地达成交易;共享经济使得个人更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有助于缓解人的“异化”问题;有助于推动不合理制度的优化,推动经济更自由地发展。
负面影响在于:
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引发了社会冲突;劳动者缺乏“安全网”保障;消费者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大数据壁垒可能导致新的行业垄断等方面。不过,这些“成长的烦恼”将在共享经济的进一步成长中逐步得到解决:首先,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公平竞争、劳动者“安全网”缺失、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健全是典型的监管缺位造成的,这种缺位必将不是常态;其次,技术特点造成的行业垄断风险不会是长期现象。
总之,共享经济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长期来看,它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将有利于经济整体效率的提升。即便未来共享经济承担了税收、保险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其竞争力依旧,因为“闲置资源、闲置时间”模式决定了生产要素机会成本较低,所要求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有天然优势。
九、共享经济的保障?
因为共享经济模式虽然简单,但他也需要适合其生长的泥土,这个泥土可能有以下4个机制:
机制一:信任,共享经济的核心
互联网连接了几十亿节点和用户,素未谋面的我们彼此没有任何的联系,对业务和其他消费者的信任于是成了共享经济发展最实质性的阻碍。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重新定义了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它是所有权的短暂转移的一种模式,如果供需双方没有基本的信任那就无法完成物品的共享,缺少信任体系,难以有经济化的共享行为。
所以,在共享经济模式中信任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现阶段,共享经济平台会对供需双方进行背景调查,如身份验证,实名制注册,让双方都有头像,电话,姓名等个人信息的直接展示,除此之外,还利于大数据分析出供需双方的其他社交资料。当信息足够透明的时候,信任感也逐渐上升,这也使得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变成可能。
除了背景调查外,平台方也建立起评分体系,这也使得供需双方约束了自身的行为,保障了自身服务的质量。但是评分体系的先天缺陷是初期0记录的问题。有趣的是,共享经济建立起来的信任也会反过来重塑社会信任,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增加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也更加和谐。
机制二:共享的物品最好具有稀缺性
经济学中,一个经济个体与外界的交易成本太高,通常通过内部化来克服。什么意思呢?很早之前租车或者个人搭乘车辆的成本太高,所以就内部化解决——购买车辆。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人们开始意识到购买车辆的成本开始高于租借车辆的成本,这开始导致很多人开始通过租借车辆来替代购买车辆。于是当拥有某样物品的成本高于租借某样物品的成本时,租借共享的行为才会发生。
所以,理论上稀缺的物品才具有共享价值。举一个例子,每个人都拥有脸盆,因为脸盆不具稀缺性所以价值低,大家对此没有太大的需求,脸盆分享者通过分享脸盆获得不了足够多的收益,所以这类物品的共享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相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车辆,因为车辆的稀缺性,导致需求程度高,带来的效益也高,所以车辆更容易被共享。
机制三: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大
人口的大量集中与流动,创造了大量闲置供应以及涨落明显的潮汐需求,这为共享资源和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所以一个平台用户的流量是关键,当供给方与需求方足够多的时候,需求和供给也就越能及时匹配,也就越能促成共享行为。
机制四:通过技术维护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大都以O2O,P2P,C2C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当大众还在聚焦讨论商业模式,高额补贴抢占用户,政策风险的时候,在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也在发展自己的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等技术。
共享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如果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这会极大影响平台的成长,当有了大数据分析支持时,我们能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人工干预或者资源投入来使供需达到平衡。
另一方面,大数据也能分析出用户的行为特点,如兴趣偏好,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对于公司层面来说,流量就是现金,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大大提升平台流量的变现价值。
十、共享经济的定义?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通过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在共享经济中,闲置资源是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共享经济概念下的闲置资源可以理解为:该资源原本为个人或组织自身使用,在没有处于使用状态或被占用的状态时,即为闲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