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盟约,宋辽约定北宋每年送给辽国10万两、绢20万匹的岁币,来换取边境的和平。在后人看来,这类似保护费的岁币给的是实在窝囊,但是国与国之间看的永远是利益,而不是一些江湖义气上的得失,从当时宋朝的情况来看,北宋明显是赚了。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时这片土地在辽国的控制之下,公元1004年,辽国军队挥师南下,率大军深入宋境 。宋真宗准备南逃 ,但是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去前线督战,最后宋军小胜,宋朝与辽国进行了和谈。这看似窝囊的和谈其实让宋朝获利巨大。
首先,盟约的签订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人民终于不再受战乱之苦,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此后宋辽边境虽有一些小的摩擦,但是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宋朝用极小的经济损失换取了北方边境的安定,以及人民的幸福。
其次,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虽然宋朝支付了一定的金钱给辽国当做保护费,但是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从而避免了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以及财政压力,以极少的经济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如果宋朝继续战争,肯定会花费更多的金钱和人口,这并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而且作为中原王朝,宋国的商业和手工业更加的发达,所失去的岁币大多数依靠外贸赚了回来。
正如上文所说,边境的安定促进了两国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现在的契丹族早已不知所踪,默默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契丹族的起源之地--平泉,也成为了中国大地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县。
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削弱武将的实力,最后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差,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常常都是出于下风的。在与辽的长期斗争中,宋朝统治者认为辽国过于强大,不宜碰硬,于是和辽国签订了有屈辱性质的澶渊之盟。根据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向辽国纳贡,有的人认为大宋亏了,我个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宋通过金钱换来了百年和平,其实并不亏。
辽兵兵临城下,北宋签下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萧太后带着辽兵打到澶渊,很可能抵挡不住辽兵的进攻下签下来的和约。虽然这个条约是有些屈辱的性质,但是北宋军事实力不如辽国,能够用这个和约将北宋统治再延续百年,是比较划算的。在签了和约之后,每年北宋会给辽国十万两银子,20万匹绢,这对于经济发达的北宋来说也不是沉重的负担。
澶渊之盟签订后,给北宋带来了百年的和平。辽国和北宋签订盟约之后,辽国也遵照盟约的规定,没有和北宋发生战争。并且双方都保持着友好往来,每年到了宋朝皇帝生日或者有皇子诞生,辽国都派使者来北宋祝贺,北宋也礼尚往来。辽国发生了灾害,宋朝皇帝一边要求宋军边境不要挑衅辽军,一边还派人去边境救灾。在双方高层的友好往来下,辽国和北宋的百姓也过上了相当长的一段太平日子。
综上所述,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并不亏,用不算太多的钱财换来了宋辽百年的和平,避免了双方作战的生灵涂炭,这笔买卖双方都得到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