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需要警惕哪些消费陷阱?
春节将近,人们忙着采购年货、出门旅行等,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个时机,趁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放松警惕之时,各种消费陷阱随之而生。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读者,年关消费一定要理智。 保健品消费、旅游出行、金融理财要谨慎 1.保健品消费要理智。快过年了,不少儿女想给父母买一些礼品带回家,保健品就成了首选。不法商家以“义诊”“健康讲座”等免费体验的名义伺机进行推销,诱导消费者购买,或是夸大功效,使消费者误以为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使用。因此,选购保健品时一定要理智,切莫贪图小便宜,警惕各种“免费”陷阱。 购买保健品最好去信誉好、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门店。切忌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摒弃花钱就能买来健康的错误观念。此外,购买保健品时需认准批号、收好发票,避免遭遇维权难题。 2.旅游出行要当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成为很多人放假休闲的方式,年关出行最好结伴或有家人陪同。在挑选旅行社时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行程,以防暗含隐性消费或是旅游欺诈。此外,旅游时不要在景点小摊购买奇珍异宝,以免买到假货,上当受骗。出游的行程节奏也应舒缓,避免过度疲劳。 3.金融理财要谨慎。年底时,很多人会理一理家中财产,看看这一年又攒下多少钱,考虑下一步的投资,购买理财产品近些年成为热门。然而,不法商家利用一些消费者对理财产品不了解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抽奖中奖、电话诈骗等手段,骗人购买。所以,在投资理财时要谨慎,尽量多和家人进行商量,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多咨询再做决定。 展销会购物维权难展销会是一种较常见的春节前促销形式,但展销会上的商家一般不开票据,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很难证明与展销会参展商有购销关系,维权较困难,特别是参展商一旦撤走,更难追讨。 对此,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展销会促销,理性消费,特别是贵重物品,更要三思而后行。购物时切记向经营者索要购物凭证,发现问题尽早投诉。此外,若消费者在展销会结束后才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可凭购物凭证要求展销会主办单位处理;若主办单位未能解决问题,可向当地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此外,超市也是春节促销的主战场之一。但个别不法商家会借着节日促销,设下多重消费陷阱,主要包括虚假打折、电子秤短秤、商场赠品额外收费、高档礼品包装质量难保证、捆绑销售过期商品、散装食品二次污染等。 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年货时要注意看清楚商品的价格、质量、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仔细核对小票各项价格,在参加超市抽奖时多留心眼,不要一看到“特价”就头脑发热,要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