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诈骗案例分析及解析(网络购物诈骗案例分析及解析论文)
一、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范文?
嗯,冒充网购的客服进行诈骗,那个买的产品有质量的问题,帮助客户退款,有点击链接,或者二维码的时候盗刷
二、有关网络诈骗的案例?
2019年2月,市民秦某到东港公安分局报案,称于2018年9月份在网上认识一外国朋友,在获取其信任后,对方以让其代收包裹需交纳关税为由,骗取秦某12万元。
接报警后,分局迅速组织警力上案,在市反诈骗中心及有关警种指导下,通过资金流查询以及调取大量视频监控,在广东警方配合下一举打掉一涉外诈骗犯罪团伙,抓获陈某霞、周某、黄某捷等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3人为尼日利亚籍,带破省外案件20余起,涉案价值2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三、跪求网络诈骗的案例?
网络诈骗的案例有:
1、清理微信僵尸粉诈骗
“免费帮你清理微信僵尸粉”、“我在清理微信好友,一清吓一跳”,相信不少人应该收到过这样的微信消息。所谓“僵尸粉”是指删除自己而自己却不知道的好友,犯罪分子打着主动帮助清理“僵尸粉”的旗号,让不少人点开了信息中附带的清理链接,并按照骗子说的步骤操作,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微信在不法分子电脑上登录,对方则趁机盗取用户微信号、好友信息,甚至植入木马病毒。
2、以提高信用卡、借吧额度实施诈骗
2018年10月18日,曾某在家中通过自己微信号看到有人发送了一条关于可以提高支付宝借呗额度的广告。然后曾某通过扫描广告中的二维码添加好友,经过和对方交流,对方称可以将借呗额度提升到30万。之后对方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让曾某共使用支付宝扫描支付了11800元就联系不上了,曾某被骗11800元
3、伪装亲友诈骗。
2018年11月2日,韦某某在上班时,一个名为DSDW的QQ号加了韦某某的QQ,该人假冒韦某某的女儿龙某某,称想在大学补四门课,需要缴纳35200元的培训费。韦某某就给对方账号打去35500元,后发现被骗。
4、刷单赚钱诈骗
2019年8月1日,叶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自称是淘宝刷单的工作人员,称可以通过淘宝刷单赚钱,让被害人加其QQ号详聊。被害人便信以为真,加了对方QQ,对方建了一个只有被害人和她两个人的QQ群,通过叶女士扫描二维码下单,淘宝客服为其返现的方式进行刷单。
叶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刷单,下单90元后,对方连本金加提成共返还95元。随后,完成第二笔400元的刷单后,对方要求继续完成第三笔1500元的订单后一起返现。叶女士多次下单,对方却始终称未按要求完成任务,无法进行返现,需继续刷单,直到感觉被骗后报警。
四、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
层次分析法的使用步骤如下:
1) 根据需求对目标层进行分解,如适宜性可以分解为6个一级指标;
2) 建立层次结构图,及判断矩阵;
3) 计算权重系数;
4) 进行一致性检验
5) 层次总排序,选出最优方案。
五、归因分析及深度解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业务的形态越来越复杂,站内归因(也常被称作“坑位归因”)的需求日趋增多。以自营电商为 例:同样的一个商品,可能会在站内多处“坑位”产生曝光,比如:首页 Banner 的特卖活动页、商品详情页的相关推荐、 购物车页面下方的推荐列表中。运营人员会需要知道这些“坑位”对商品最终成单产生的“贡献”分别是多大,从而指导 站内的商品运营工作,例如将主推的商品推至成单贡献度高的坑位中,给予更多的曝光从而带来更多的转化。
对于归因分析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即是,针对当前的场景和目标,怎么把“贡献”合理分配到每一个坑位上。下面我 们就以站内归因为例,普及一下几种常见的归因分析计算思路。假设一个用户一天内使用 APP 的行为顺序如下:
首先,启动 APP,进入首页,先行搜索,在搜索结果列表页看到了商品 A,浏览了商品 A 的详情,觉得不错,但是并未购买, 退出 APP。然后,再次启动 APP,看到首页顶部 Banner,点击进入活动分会场,浏览过程中再次看到商品 A,点击再次 查看商品 A 详情。接着,直接退出到了首页,底部推荐列表中推荐了一篇商品 A 的用户评论,点击进入,再次查看商品 A 的详细信息。最后,下定决心,购买了商品 A。
以上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户购买决策路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一共三次浏览到了商品 A 的详情页,均通过不同的入口 发生访问。如果将这个用户的成单转化的功劳分配到对应的 3 个坑位上,实际上这类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
六、酒店投诉案例分析及处理?
1、首先立即向客人道歉,检查是什么原因造成摔倒,向客人表示会立即改进。
2、首先表示给客人造成的困扰道歉,向工程部了解水温多少,是否有其他房间客人也投诉水温不够,如果没有向客人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晚上给客人加被。
3、前台收银还应把事情原委告知大副,由大副处理。
4、分析是什么类型的客人,匙牌是人为损坏还是?是否是常住客,该免的还是要免。
七、网络购物诈骗打什么电话报警?
网络购物诈骗属于消费欺骗。
举报电话是:12315
八、语法层次分析法步骤及案例分析?
完整的AHP层次分析法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操作步骤:
· 第一步:标度确定和构造判断矩阵 此步骤即为原始数据(判断矩阵)的来源,比如使用1-5分标度法(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结合专家打分最终得到判断矩阵表格。
· 第二步:特征向量,特征根计算和权重计算 此步骤目的在于计算出权重值,如果需要计算权重,则需要首先计算特征向量值,因此SPSSAU会提供特征向量指标。 同时得到最大特征根值(CI),用于下一步的一致性检验使用。
· 第三步:一致性检验分析 在构建判断矩阵时,有可能会出现逻辑性错误,比如A比B重要,B比C重要,但却又出现C比A重要。
因此需要使用一致性检验是否出现问题,一致性检验使用CR值进行分析,CR值小于0.1则说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反之则说明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
如果数据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此时需要检查是否存在逻辑问题等,重新录入判断矩阵进行分析。
· 第四步:分析结论 如果已经计算出权重,并且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最终则可以下结论继续进一步分析。
九、串通招投标案例分析及详解?
【案例解析】
2001年3月9日,某县商业总公司举办公开竞价投标会,以60万元的标底对其下属的该县副食品公司坎市批发站房产及其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竞标,卢某等六组人分别报名参加投标,取得投标资格。为一致压低投标报价,卢某等人在竞标前互相串通约定,由卢某出面以起标价(标底价)中标,事后各投标人之间再进行内部竞价,未中标人领取补贴款。在公开竞价过程中,卢某以投标人内部事先串通已成事实之由使主持招标活动的有关人员被迫同意,由其代表12人联合参加投标,最后按事先约定以60万元中标,与招标单位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投标结束后,卢某将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及房产分成7份(卢某2份、另外5名当事人各1份),由分得土地使用权及房产的6人按份平摊出48000元补贴给其他未分得土地使用权及房产的投标人。2001年4月2日,某县工商局依法对卢某等12人涉嫌串通投标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该县工商局在详细调查取得充分的证据后,对卢某等12人(其中1名当事人另案处理)拟作出总计17万元的罚款。
十、师幼互动简短案例及分析?
案例:
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他在上课时喜欢不停地跑动和说话,这让老师很困扰。一天,老师带领班级进行了一次游戏,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按照顺序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轮到小明时,他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苹果,老师赞赏了他的回答,并鼓励他在以后的课堂上也要积极参与。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了一次师幼互动。老师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小明的注意力,并赞赏了他的回答,鼓励他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这种互动方式既让小明感到受到了关注和肯定,也让他明白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对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与小明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小明在学习和成长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