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和b类面料哪个好?
服装可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明确只有A类产品可供婴幼儿穿着。
因为不同级别也意味着对一些有害物指标的限量完全不同,A级最严,如对甲醛的要求,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而B类则是≤75mg/公斤,C类为≤300mg/公斤,都是成倍的增加。
A类是能让3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
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
贴身衣服不是必须是A类的,B类也可以,但是婴幼儿最好是选择A类。
不合格的服装会有以下隐患:
甲醛
当残留的甲醛未被处理干净,制成服装后,会在穿着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PH
关于PH值不合格,容易对儿童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引发皮肤疾病。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又没有采取合理的中和处理工艺。如果服装PH值偏高或偏低,将直接破坏人体皮肤的平衡机理,减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A,B 都可贴身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将纺织品分为三大类
A类:婴幼儿用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比如: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裤子、腹带、床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