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有没有什么抢购技巧?
先看准了一款产品,研究一下价格,研究最近的各种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观察活动时间,在活动出来第一时间去抢,绝对成,比如最近的方太双十一活动,我就已经看准了时机,就等抢了。
双十一防老婆败家攻略,阻止老婆双11剁手
1、设置购物消费上限
双十一不怕媳妇购物,就怕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让人目瞪口呆的账单!解决这个的办法可以是设一个消费上的封顶限额。(当然,通常情况下这个限额会100%的被打破的,因此,男士们要注意留好额外的20%-30%的消费额度,是把这个也纳入到预算里,但不要让女人知道。)
2、连续输错支付宝密码大家都懂的
系统默认连续输错三次密码,就要锁定3小时。3小时老婆又能少看好多东西有木有?!
有人发帖提醒:“各位男同胞注意啦,记得10日晚10时以后,打开老婆的网银和支付宝,输入三次错误密码,才上床睡觉。11日起床件事是再打开老婆网银和支付宝,输入三次错误密码,再去上班。切记,切记!”
3、请假回家看着老婆,亲自监控请假回家
在老婆刷淘宝的时候竭尽所能“出谋划策”,颜色不衬肤色、款式没有流行元素等词句排着说一遍。
4、把老婆送回娘家住,或者短途游玩避风头
将媳妇送回老家的前提当然是确保丈母娘家断网、断电、断wifi!当然也可以动员媳妇家人、组织亲朋来个小出游避避风头。(此招有风险,如果你有实力选择境外游的话,境外品店也是一大魔窟)!
来自法国的亲密男士服饰品牌Mark your man
“双11”购物节马上要到了,淘宝、天猫和拼多多,该如何选择?
双11如何选择,其实没啥好多选择的,在保证货物是正品的情况下,自然是哪里有优惠去哪里,哪里优惠力度大去哪里,不存在只盯着某个具体平台的。同时,如果个人有些特殊需求,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实际调整。
比如想要上午下单下午就到,那基本上就只有京东自营了。其他电商平台基本都是走第三方的快递,是做不到这种物流效果的。当然,部分日常用品类,天猫超市也有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块的速度也是过得去的。
此外,如果想要双11购物,那现在就要对目标物品的价格进行关注了,很多商家和产品都是提价后再给优惠的,不管哪个平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对于这样的优惠就直接无视了,等于和平常购买无异,双11购买还得搭上物流缓慢的后果。
家电这类大家电的购买,个人是推荐京东和苏宁的,天猫也可以考虑。苏宁有时候的价格会比天猫和京东更优惠,同时有线下门店,有些物品还能去线下具体查看体验一番。3C数码一样也是京东和苏宁为主,天猫旗舰店都是第三方快递发货,双11期间这效率不一定能保证。
至于拼多多对于商家的让利较多,不会像淘宝这样收取各种费用,商家成本降低,所以相同的物品价格一定程度是低于淘宝的。当然,拼多多鱼目混珠比例较大,山寨假货也的确不少,因此需要仔细甄别。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双十一来临,天猫店群如何吸引消费者?
返劵,满减,促销,提前预售,通过各种手段套路,让你甘心情愿掏钱购物。
1.抢占流量入口
类目龙头常用的方法。因为单个品牌以及店铺的搜索流量是有限制的,天猫不会让一个品牌或店铺在类目中一家独大,但如果像上图一样,明明款式相近产地相同,却是不同的注册品牌,那么就可以更容易的突破桎梏,而且让挑战者连展现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类目小二要的是制衡,他希望看到的理想情况是几家旗鼓相当的大咖们相互厮杀,在无休止的价格竞争中不断的放血以达到他的KPI,一个老板手中掌握着类目5成以上的销售额绝对不是他所希望的,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毕竟开商家大会时,明明邀请了TOP20,却只到了一两个运营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不过还有种卖场型商家,什么品牌都卖,也可以通过全渠道统一设计风格来用户视觉,达到强行洗脑的效果,举个例子你们感受下。(注意下图都不是同一家店)
2.多店价格战夹击对手
常见于行业老二老三(追赶者角色),假设店铺有某标品想干掉销量TOP1上位,那么通常情况下想打价格战就必须花费比TOP1高出许多的成本。
原因无他:TOP1由于基础销量带来的搜索流量天然优势,价格战时会比你多出更多销量,这些都需要花费成本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
而机会在于当他愿意亏本倒挂玩价格战时,由于销量更大,亏损也会相对更多,这时店群的机会就来了:选择一个销量较小的店铺降价,那么对方就左右为难了——
如果他不作为放任自由,很快你的新店就会迅速上升(前提是推广、设计、客服水平差不多)
如果他选择应战,由于体量的关系他的亏损会比你多出许多,当他认为你偃旗息鼓而打算恢复原价时,再用另外的店铺继续打价格,这时如果没有其他商品的利润输血那么对手运营就会很难受,因为多数BOSS可以容忍运营短期内亏损,但很难接受报表月月见红。
此外,在双十一等大促的预热期间,也可以牺牲一个店铺的大促资源(一般选择报不上会场的那个),通过提前降价、保价双十一等手段获取双十一前保价期的成交。
3.养狗(定价格锚点)
当用户对某一产品陌生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在全淘宝对比寻找价格参照点。
让主力店铺降价销售,其他店铺全部原价甚至抬价销售,很容易把主推店铺产品的销量“抬”起来,亲测在多数情况下有效,一张图说明一切
4.数据测试
某些无法做A/Btest的情况下,多个店铺可以让你统一无关变量(主要是时间变量),对比测试出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当然,玩店群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在至少有一个成熟店铺时使用
比起淘宝的1000块保证金,天猫开店成本还是高出许多的,而且天猫上马太效应更严重,如果没有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店铺不推荐玩店群。
2.尽量不用相同ip
说人话就是多几个拉网线,一个店铺一根,相同ip的确是有限制的
3.不要图省事而通过经销/分销上产品
实践得到教训,懂得自然懂,当然如果电话找天猫客服的话,对方肯定会说没有影响。
4.根据人群画像做差异化页面
不同店铺主推产品不同,进店人群是有差异的,想办法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环节,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做产品内页优化、店铺视觉呈现、导航分类设置。当然这个是要功力的,如果像南孚糖果电池那样觉得做个彩色包装就是面向年轻人了,那还不如不做。
5.团队绩效管理
由于店铺都在同一平台,单个的店铺的调整都会影响到其他店铺的销量。
是考核团队绩效,大家吃个大锅饭?还是遵循丛林法则,各自为战优胜劣汰?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团队上演宫心计。我觉得有重大战略目标的时候考核团队KPI,平时评估个人绩效比较好,具体视情况而定。
最后我想说几句关于技术流运营的,
在技术流方面,黑搜和黑车我也接触过不少,说一点没用肯定不对,但我不推荐新手痴迷太深。
因为运营本质上不是科学,而是一门实践经验学科,绝对正确的理论并不存在。
而通过研究技术钻漏洞其实就是一种作弊,但如果一种作弊方法真能让人一夜暴富,哪个大神会流传出来呢?做运营需要一点技巧,但总想着走捷径而不去研究产品绝对不可行。
不要神化运营的重要性,运营只能决定店铺下限,产品才能决定店铺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