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疫情影的响下,你预计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销售额会不会下降?
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把业绩冲上去的
以前的双十一,天猫、京东都会公布实时成交额,比如在2020年双11的0点30分,天猫公布了实时成交额,京东也在11月11日0点9分,公布了累计下单金额数据。
关于天猫2021年的双11成交总额在今年天猫双11活动上,也没有见天猫向大家展示实时成交额数据。这一点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消费观都在日趋成熟。持续了十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也已经不再有新意,总是要福尔摩斯探案般地去计算优惠组合,众多因素叠加的“双十一”让人们的热情逐渐褪去。
对于普通人来说,昨晚是购物之夜,然而对于电商人来说,就不那么美好了。我今天凌晨买的泡面都到了,有个朋友今天下单笔记本明天就能到,说明什么?说明今年大家理智消费。不像往年,快递拥挤,要3-4天才能拿到手上。今年双十一花样太多,非学霸级消费者发现实际实惠不大;而且双十一第十二个年头了,我也有点疲劳;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对于众多电商平台来说,如何把握现有的用户以及挖掘潜在的用户,是电商平台运营的重点,这也使得用户信息成为电商平台获得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群对于商家来说就是资源,把资源转化为收益是众多商家运营的本质,越是精准的人群,对于商家来说,就越容易转化,从而为商家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而今年疫情影响,很多人都理性消费。加上各种平台直播卖货抢用户,淘宝,京东已经不是很多人习惯的app了。抖音,快手不香吗,边刷边买。实不相瞒,小编也贡献千元力量。
想起前几年的双十一,小区驿站的快递包裹堆积成山,不得不在露天架几个棚子,驿站还要请几个人来处理快递,但近几年的双十一包裹量是肉眼可见的减少,今年的双十一,快递站跟平常几乎没啥区别。
以前听李佳奇,薇娅在那直播时,我由于占便宜心理,就算是不需要的东西也会有想买的冲动,因为优惠折扣和力度都接近一半,是在线下商场买不到的价格。但是今年我看了两个主播的带货商品,走的都是高端货。衣服3000多,折扣下来1千多,还说特别优惠,不要考虑,可能大家都非常有钱就我一个人穷。
“宇宙行”将暂停电商平台服务,年交易额曾超万亿元的“融e购”为何下线?
工商银行近期宣布,“将于2022年6月30日24:00暂停“融e购”个人商城和企业商城相关服务。”截止目前,工商银行尚未就具体下架原因进行回应。
根据相关专家分析,“这两年,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等出台了一系列平台经济反垄断,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文件。商业银行的电商平台属于平台经济范畴,被监管所约束。”
工商银行的电商平台业务从2013年推出以来接近9年时间,在2016年销售额突破万亿,最近两年工商银行年报很少披露“融e购”相关数据,实际情况是相关业务下滑,在社交媒体与黑猫投诉上,也经常见到客户的投诉,与淘宝、天猫、京东等头部电商相比,“融e购”显然没有竞争力,原有用户因为购物体验不佳纷纷用脚投票,相应的业务这两年也是逐步下滑。
监管层也有抑制资本无序扩张,回归主业发展的意思,所以,工商银行选择下架“融e购”也就可以理解了,剥离竞争力不强的非主业业务,回归商业银行主页业务,一方面符合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更好聚焦主业发展。
应该是各大银行都会逐步剥离这些非主营业务,这些业务可能都会并到云闪付商城里或者购买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去年交通银行爆出商城贪腐后其电商平台就没怎么恢复了。其实银行这块业务猫腻还是挺大的,毕竟这块积分兑换,VIP客户维护可操作空间太大,也没啥盈利要求,都是刚性支出,想象力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