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甩宝宝都有哪些品牌入驻?
甩甩宝宝现在的品牌商已经达到了几千家,这里的品牌商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像宝洁、联合利华、芬迪、SKII、施华洛世奇、美的等等,每一个都是资深实力品牌。这么多知名品牌入驻,也能够看出甩甩宝宝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社交电商和微商有什么不同吗?
国内传统电商格局已定,或者说已经是看到了天花板,而且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越来越多的商家是感觉到生意难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寻找新的渠道是必然的,坐以待毙只能是等待死亡的到来。
在如今的自媒体市场,除了积累粉丝以外,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粉丝进行变现,也就是在我们的文章、视频中插入商品链接,用户购买以后,创作者是可以获得一定的佣金,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社交电商模型。
它最重要的一点是先有粉丝的积累,针对他们的特性、爱好,推出他们会感兴趣的商品,并让他们付款下单。而微商则不是这样,微商主要是依靠强大的朋友圈,每天不停的发商品的图片。
目的是让微信好友购买付款。要说到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是对用户转化上,社交电商是要强于微商的。社交电商的用户是全国性的,几乎是没有地域的限制。粉丝量足够多的时候,转化率是非常高的。
微商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好友,一个微信号粉丝数量最多也是5000人,就算多有几个微信号,但这个数量还是不足以和社交电商的粉丝数量相比。其次是社交电商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售卖的东西。
这是微商不能比拟的,微商所售卖的东西基本是化妆品、鞋子、包包这些,用户购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还是以女性用户为主。它要想卖一点其他的东西,要改变是有很大困难的。
第三是售后与质量保证上,社交电商是要比微商强一点的。虽然在社交电商里面的商品多多少少也是会有问题,但随着平台不断的完善,这种情况会慢慢的有所好转。可微商的产品就不好说了。
即便是买的东西出了问题,是要找谁负责呢?微商也只是一个售卖的,对产品的特性也并不是那么的清楚。不过想要做好社交电商,难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现在社交电商是趋势,但更要了解清楚粉丝的特性才能做好。
对于社交电商与微商,你们认同哪个呢,会在它们那里购买商品吗?
社交电商和微商是不是一回事?区分这两个玩法很有必要,否则就无法厘清社交电商、微商和传销的关系。
微商几乎自诞生之日起便像坐上火箭一般迅速蔓延和爆发,但也同样迅速地让一些人对它敬而远之。最早起步于保健品、面膜和女性日化产品等领域,微商的模式曾经造就了很多现象级的产品和品类,比如曾经在微商面膜界成为传奇的某埠集团。
在通过微商模式完成极大的财富积累和代理商积累后,公司华丽转型,走上了正统化妆品的经营模式。
前不久崩盘的MN集团,也是将女性私处护理这样的小品类在短短几年内,用微商做成了现象级品类,冲到过百亿元的销售额。
从逻辑上看,微商的本质是变现各个节点式的个人粉丝,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个体户,成为一个小B,成为一个贡献自己身边粉丝(如父母、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小渠道,让产品和品牌的渠道打散在由千千万万的人汇成的“汪洋大海”之中。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做微商做着做着就做成传销了呢?社交电商会不会也走上这条路呢?微商之所以被做变了味,是有一些关键问题的。对比社交电商与传统的微商模式,我们总结出二者有以下11大核心区别,从中不难发现微商的问题所在。
社交电商与传统微商的11大核心区别:
可以看出,抛开产品,就本质而言,社交电商和微商具有相通性,都是利用各个节点型人物的社交圈和人脉圈进行商业零售。
但相比微商模式,社交电商模式更加符合人性,也更能满足企业做大做强品牌的长期诉求。这也是为什么从2018年起,社交电商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为电商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从用户选择成本的角度来看,社交电商将成为传统电商的有力补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取代传统电商。比如当我们想购买一款产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在淘宝、天猫或者京东上查一下价格,然后再选购买渠道。如果我们身边有朋友在卖这款产品,而且价格也差不多甚至更低,我们就极有可能会找朋友购买,因为信任。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果品牌都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电商平台,发展了足够多的虚拟分销员帮助自己卖货的话,其传统电商平台或许会慢慢成为橱窗,一方面被商家用来做品牌背书和商品推广,一方面被消费者用来查看信息和对比价格,作用将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