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铝离子浓度50um/L对两个水稻种胁迫能给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给论趋势,要横的比较纵的比较都有
1.1试验材料
配制珍汕9713/密阳46(ZS97B/MY46)组合, 用
单粒传法构建由252个F8代株系组成的RIL群体和
相应水稻分子图谱,包括165个分子标记,覆盖12
条水稻染色体,总图距1 387.6 cM,标记平均距离为
8.41 cM,用该图谱已定位了若干控制产量相关性状
的QTL(Zhuangeta1.,2002;庄杰云等,2001a;2001b)。
1.2幼苗耐F矿胁迫的鉴定
每RIL品系取净谷100粒,室温浸种36 h,恒
温30℃催芽36 h,挑选生长一致的芽谷置于直径10 cm培养皿中,纸培法育苗, 并当即进行Fe 胁
迫试验。每皿存放30粒, 重复2次,试验在设定
28℃恒温、80% RH、14 h光照、1 500 lux光照强
度的人工气候室内进行。
试验用基本营养液按国际水稻研究所配方配制
培养作为对照(CK),设置2个Fe 胁迫处理,即基
本营养液加入硫酸亚铁(FeSO ·7H20),配成Fez+
浓度达160 mg/L和240 mg/L作为处理营养液。pH
保持在4.5左右,每7 d更换一次培养液。
培养20 d后,每皿取20株测量苗高。以Fe2+
胁迫处理的幼苗相对苗高(%)(处理苗高/对照苗高
×100%)作为该系耐Fe 胁迫指标(冯双华和贾凌辉,
1996),用于QTL基因定位。
1.3 QTL定位分析
应用QTLMAPPER1.0b作图软件(朱军,1999;
Wang et a1.,1999), 对2种Fe 胁迫处理的RIL幼
苗相对苗高(%)进行QTL联合分析。选用LOD≥2.0
作为存在QTL的阈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