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玩互联网做电商该怎样避开价格战?
第一、做好消费者定位;第二针对目标定位消费者塑造产品本身;第三、做好产品的价值管理;第四、远离低价市场。如果低价正确,那么今天的各行业老大应该是卖的最便宜的产品,但事实结果恰恰相反。
社交电商强调的是熟人经济,他跟传统电商是有区别的。传统电商基本上都是中心化平台,平台占据主导地位,流量是必须跟平台进行购买(投广告),而社交电商基本上都是去中心化,也就是靠的是自己的朋友来传播,更多强调的是社群功能,主要的落地营销工具是拼团跟砍价还有秒杀。建立好流量池后社交电商的优势就可以起来了,也很容易量产,传统电商就不行,每次活动都需要重复去做引流跟投放。
价格战的问题,更多会出现在传统电商,这是因为你的体系是从渠道体系转移到线上,渠道体系的价格由于经销商的区域不同会有所不同,而线上没有区域之分,价格方便统一。想避免线上线下打价格战,就要做好全网价格管控,通过产品条码以及线上统一零售价的方式管控好价格,然后统一规划好活动,分时间段,节点做好全国统一活动促销,不同区域产生的价格问题可以通过特定渠道业绩来做好返利补贴。
社交电商的话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社群来做的,都需要靠团队长去拉动,价格管控跟活动策划方面都是比较容易达到。关键难点还是要先把社群搭建起来。
感谢邀请,客观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淘宝卖货被厂方控价怎么办,价格标低就会被投诉,价格标的比实体店还高?
这是典型的屁股长瘤,把药抹在脸蛋上。原因在哪?一句话,主要是垄断造成的。。。这件事情实质在哪里呢?淘宝天猫卖货成本高了,这是根源。什么扣点推广刷单直通车,乱七八糟,把事实上的房租换成一堆稀奇古怪的名称。。。但是,为什么淘宝天猫未急,厂家反而急了,控起价来。还是一句话,厂家得罪不起阿里。。。下来举几个例子。如果是线下,比如各个实体店路边摊均卖苹果。相同苹果,你卖一元,他卖一块五,有人管吗?当然没有人管,敢管的那叫黑社会。谁成本控制的好,谁当然敢卖低。再举一例,淘宝初期,成本较低,甚至还有补贴。相同产品,淘宝卖的低,线下卖的贵。厂家说过什么?没有吧。原因也很简单,出厂价我给大家一样,下来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事实上,说了也没人听,没有约束力。但是,当淘宝天猫成本上来之后,情况不一样了。。。以格兰仕为例,淘宝天猫成本贵了,而拼多多成本低。格兰仕还依照往常惯例,依成本定价。这次,阿里怒了,具体细节就不讲了。仍然一句话,不行,并且后果很严重。甚至,阿里仰仗自身把控半数以上销售渠道,对商家恐吓。必须二选一,三选一。想去别家开店都不行,只能在我店里销售。。。面对此情此景,厂家怎么办?阿里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为防止经销商各个平台售价不一(主要是淘宝天猫成本涨了,怕经销商在别处卖低了)遂又回到以往专卖线路上,控价,谁也不得罪。简单说,得罪不起阿里。。。事实上,淘宝天猫现在交易成本已赶超线下,线下很多产品价格已低过线上,这是业界公开秘密,只不过消费者很多不了解罢了。如此,厂家有苦难言,但又不敢对几大线上房东说半个不字,唯有采取这折中的方法。混一天算一天吧,这就是垄断的必然。。。
电商产业害苦的不仅是实体店的老板,更害苦了工商企业发达地区以外的人们,蛋糕只有这么大,分出一块消费到网上去了,看似实惠了,可是钱分到网上去了,也都聚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了,造成了资金往小部分地方垄断的局面。而且,电商的比价效应让工商企业利润拉到谷底,雇工创新和产业升级都成了空话,没人不喜欢便宜货。而平台抽水卖流量赚的盆满钵满,包赚不赔,我不理解,这种模式怎么算先进?
以前感觉什么都有点贵,但是活着很快乐,人们逢年过节都上街买吃的买穿的,坐着公交车去,打着的士车回来,也没有现在压力大。服装店赚钱了老板去吃碗面,面馆赚钱了多消费点蔬菜,农民赚钱了去多买几件衣服,多吃几次面,经济就这样在当地循环着,再加上出门打工的把外块往家乡输入,家乡的经济就越来越有活力了。
以前就是在农村,或者乡镇开个面馆,开个服装店都赚钱,现在就是在县城也没有几家店是挣钱的,好的多维持两年,不好的开张结束两个月。
网购是给人们带来了优惠,间接的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隐患。现在是做什么什么不挣钱,就连农民种的东西再便宜都没法销售出去,你做不到一斤两斤全国卖赚钱,因为你烧不起钱买流量。而线下批发商已经被搞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