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生意一不小心就做得透支了友情,伤害了亲情?
这主要是源于利益情结。因为生意体现的是利益,所有的生意无一例外的都必须要讲求利益最大化。而在这种最大化追求中,许多时候自然也就会不自觉的漠视情感。
这种漠视体现在活动中时,会不自觉的忽视情感。体现在方法中时,有的可能就是不择手段。如此这般久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自然也就会透支了友情,伤害了亲情。
况且,世间有句生意场上的不变情感定律,那就是“亲兄弟明算账”。言外之意就是说,生意中,无论面对什么,都要是生意是生意,情感是情感。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结的存在,时下生意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杀熟”、“宰熟”现象。客观地说,这种现象有的是利益最广大化的本能驱使,有时则是一种情感泯灭。
但无论是哪一种,从情感的角度说,这都是一种伤害,都是人的情感世界所无法接受的。许多生意活动中的友情、亲情的变化,也大都是源于这种心理。
当然,这种情节许多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一种很正常的交易行为,也会被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解读。因为无论何时,花钱的人总都想少花点,赚钱的人总都想多赚点。这种本能的人性驱使,自然也会让情感的变化呈现的更加多样性。
况且,人的自私、利己,排他是与生俱来的。任何时候,都会是想自我多一点,考虑自身意识强一些。这是需要的使然,是先天的,是一种本能。
不过,这种本能也并非就一定都是铜臭,随着人的道德意识的改变,人性、良知,会让人的情感逐步责任化。时下,一些有良知的商家和商人的行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道德意识会普遍提高,届时,即便我们仍然追求利益最大化,我们人性和良知的改变,也一定会重拾友情和亲情的。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奸商,奸商,无商不奸!这种说法既能反映商圈现状,也有过激的地方。
经商和公益是两码事,我经商是为了赚钱,有时也参加公益活动。我要养家,要交社保,要还房贷。如果不赚钱,如何生存?亲戚朋友来了,分不同情况给予适当优惠,甚至按进价给他,如果非要让我赔钱,我做不到!多数亲朋好友还是通情达理的,给些优惠就心满意足了。对于少数抱着白吃白拿心理而来的,得罪他就得罪了,不足为惜。因为他的欲望无止境,白拿一次还想第二次,白拿二次还想第三次,哪次不让他白拿了,还会得罪他,永远喂不熟!
当然,做生意也不能把一分钱看得比磨盘还大,眼中只有金钱而没有亲情。如若这样下去,最终会众叛亲离,无人理睬!
如何避免被携程、滴滴这类网站杀熟?
1、安卓党屌丝,苹果党土豪的说法
据淘宝和天猫的网购大数据显示,在手机“剁手”族中,“安卓党”虽然数量占比超过一半,但消费总金额却远不及“苹果党”。之前网上也报道过,在苹果手机上成功注册某知名视频网站账号后显示,其年度黄金VIP会员购买需428元,但同样的会员购买,在安卓手机上仅为178元,两者相差高达250元。
可能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比安卓有钱吧。苹果用户在下单前,用安卓手机对比一下价格。
2、有条件多注册几个小号
有网民测试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软件撑握到老用户的使用频率后,看人下菜,在后台悄悄的涨价。在购买下单前切换到小号进行对比。
3、苹果App Store的服务费
某视频APP,当我们想要购买会员的时候,本来安卓用户那边会直接跳转支付工具的那一步上,苹果用户却直接看到了App Store的支付窗口。意味着,你在用苹果手机购买这些服务的时候,走的是APP Store的内部支付路线。其实那个钱不是给了商家,多花的钱是给了苹果的。用同样的APP苹果手机可能会多收几块钱。尽量使用安卓或在电脑上会下单。
最后一句话送给商家:希望商家不要把用户当傻子,一旦用户发现上当,前期积累起来的口碑,便破坏殆尽得不偿失,离关门也不远了。
滴滴好弄,直接卸载换平台,神州,首汽,易到,曹操,这么多平台,哪个都行。携程同程去哪儿现在很难,不过也不是不行,我试过,不要用账户和app登陆搜索,直接网页状态下不登陆搜索,等到价格跳出来了在下单填手机号,可以避免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