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杀熟这个情况各位怎么应对的?
当前正处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让数据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一方面具有大量的数据,另一方面也具备大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所以要想实现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比较容易的,近些年来也有不少媒体陆续爆出了某些互联网平台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虽然通过大数据来对用户“杀熟”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掌握一定的办法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被“杀熟”。
要想避免被电商平台杀熟,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跳出电商平台为用户构建的信息环境,也可以把这个环境叫做“壁垒”。要想跳出已有的信息环境应该构建多个不同的用户角色,为不同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标签”,这些不同的角色就像一个人的不同身份一样,这样在用户切换的过程中就可以打破某个角色的信息壁垒,从而避免被电商平台“杀熟”。当然,这种办法也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对于某些用户来说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问题。
除了构建不同的用户角色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办法就是多个平台进行“比价”,这个方法往往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同的电商平台往往会为用户制定不同的“画像”,简单的说就是为用户进行归类,虽然不同平台的归类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不同的电商平台往往具有自身的侧重领域,在具体分类上也是有区别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打破信息壁垒的办法。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大数据进行所谓“杀熟”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大数据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应该是方便和智能。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互联网购买机票,怎么防止杀熟,请赐妙招?
首先,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随便浏览一些推荐,这样会留下记录,因此在下次购买的时候就可能杀熟;其次,不要随意成为一些消费软件的VIP,当你买了一些特权,你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如果有两个手机号,在购买的时候用另一个来测试,或者拿身边的人的号码来测试,进行对比;在购买时,选择多个平台进行比价。
有人说滴滴通过大数据“杀熟”,是不是账号不能用了呢?如何应对“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
说滴滴大数据杀熟这个不太苟同。
滴滴怎么说也是商业性质的平台,是要盈利的,不是做慈善。
既然是商业性质的平台,那么就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研发、运营、维护,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资金去推动。
滴滴平台的目标很明确,解决现在人们打车难的问题,致力于这个目标去研发了滴滴打车产品,所有产品出现之初,都需要一个过程让人们去熟悉,去了解,去接受,最后形成习惯。
在这个商业市场里,尤其是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稍不留意或者晚一步就有可能被其它竞争对手打败,那么滴滴平台在初期通过大量补贴司机以及乘客来引流,这是市场运营的一种太正常不过的手段,当然最终目的是要让用行程喜欢,占领用户的心智,以至于在用户要打车时能立即想到滴滴。
补贴也是有一定规则的,钱是有限的,怎么能讲这有限的资金让更多人享受到?引更多的人流进来?总不能给老用户一直补贴吧,总要给新人机会吧,这是运营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大家看问题不要只看表象,深入问题本质去思考问题方能理解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