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诈骗类型有哪些?
当前网络购物诈骗案件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以假充好。如低价销售冒牌运动鞋,迎合顾客贪便宜心理,骗取钱财;
二是无中生有。如ipad等高端电子产品,物品紧缺,不法分子就利用部分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喜爱,谎称手中有货,骗取钱财;
三是虚假广告。如销售服装、手提包等物,诈骗分子往往在网络上声称自己是代理商,在售商品都是批发价,并限时限量销售,引受害者上当。
网络购物诈骗有什么特点?
网络购物诈骗行骗人一般采取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方式行骗。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特性,行骗人一般选择异地行骗;网 络诈骗分子往往在得手后毁掉网上证据,另辟一套网上虚拟身份和虚假信息“重操旧业”,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警方侦查工作 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风险。
怎么防止网络购物诈骗?
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看,有关网络购物诈骗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其一,通过“换脸”的手段来达到继续欺诈消费者的目的。一些虚假购物网站使用一、两个月后,马上更换了新网址,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也全都改变了,只有网页上所有骗人的内容一成不变。
原来汇款购物的消费者当然无法找到它了。
其二,以“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为诱饵诱骗消费者。消费者登录虚假购物网站后,网上的商品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都低得出奇,一般都低于市场价50%。
其三,虚假购物网站看上去都相当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
面对如此正规的网站,难免会有善良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其四,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不是公司。订货方法一律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
其五,诈取消费者款项的手法如出一辙。当消费者汇了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声称,要么商品不零售,要求批量购买;要么货已运到,要求汇款人再汇余款、风险金、押金或税款等之类的费用,否则消费者收不到货,也不会退货。
一些消费者迫于第一笔款已汇,只好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再汇。
警惕网络购物诈骗:
一、充分认清虚假购物网站的“真面目”。消费者上网购物时,要想办法核实经营者的身份,必要时可向工商、消委会等部门查询,才能有效防范“网购诈骗”。
二、面对“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等诱饵,消费者切勿贪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实际上,网络交易与现实交易只是交易方式不同,商品价格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消费者遇到天上掉馅饼式的“便宜货”时,一定要三思而行。
三、消费者遇到单一的交易方式时,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圈套而遭受损失。上网购物时,消费者要充分了解订货方法和收费方式。
对于先付款后发货而且必须通过银行汇款,且收款人为个人而不是公司的交易方式,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忌急于汇款。
四、一旦遇到网购诈骗,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网购诈骗属刑事犯罪,不属消委会调解范畴。为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已受骗的消费者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去查封网站和骗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