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诈骗,又是一年高考季,常见的高考诈骗有哪些?你遇到过吗?应该如何防范呢?
日前,石家庄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高考前后容易出现的十大骗局,以免考生和家长在高考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误入陷阱。
◎高考前当心掉入这些陷阱
1.“准考证丢失”骗局
“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请大家帮忙扩散,千万别耽误考试,联系电话:134××××××××。”网上传播的这类信息,有很多是吸费陷阱,拨打其中的手机号码很有可能被扣话费。
警方提醒:不仅仅是“准考证丢失”的信息,网上所有不明来源的联系电话都不要轻易拨打。另外,遇到这类信息,没核实之前也不要轻易转发。
2.“帮考生作弊”骗局
有些骗子会以有“内幕消息”为名,对考生进行“考前指导”或者直接出售“高考真题”;有的在网上兜售各种作弊器材;还有骗子以帮忙找人代考为名,骗取“定金”和“保障金”。
警方提醒: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补办准考证”骗局
考试期间,有些考生的家长会收到“您的孩子×××的准考证丢了,补办需交纳×××元。为了不影响考生入场,请尽快打款给×××账户”的信息。考生不能带手机入场,家长联系不上孩子,往往会当真,给骗子打款。
警方提醒:考试过程中接到类似信息要保持冷静,先别急着打钱,可尽快与学校教师联系核实情况。即使考生考试时真的忘带或者遗失了准考证,也可以先报告监考员,由考点办公室联系考生领队或学校处理。
4.贩卖“高考答案”诈骗
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
警方提醒:高考的程序很严格,考生和家长切勿相信此类信息,因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遇到类似的信息千万小心,最好报警处理。
5.“特长生加分优惠”骗局
不法分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钱。甚至有的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警方提醒:国家对加分等政策有明确规定,家长切勿有侥幸心理,这些不法分子往往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
◎高考后谨防落入这些圈套
1.虚假“自主招生”
不法分子或中介谎称高校单独招生为名欺骗考生及家长,说只要交钱,就可随意突破文化成绩的要求。
警方提醒:目前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的院校。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测试合格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高考成绩达到相应的要求,最后经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后才能录取。在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
2.利用定向招生行骗
有些骗子声称可以弄到某大学的定向招生名额,收取所谓“定向费”。
警方提醒:部分高校在某一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都会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该地区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3.谎称“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警方提醒:部分高校在某一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都会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该地区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4.利用“补录”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
警方提醒:补录时也需要填志愿。届时各省的招生办会发出通知,请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情况。
5.向家长“邀功请赏”
本属于正常投档录取的,骗子却声称是自己托关系走了后门才使考生录取,向家长索要钱财。
警方提醒: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考生录取结果和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没必要理会一些人员的“邀功请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