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背靠微信巨大流量为什么做不成电商?而后起之秀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做的都比腾讯强?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的疑惑,疑惑的本身不仅仅是研究腾讯这个商业案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个显现不是腾讯一家有,而是一个很经典的商业问题:
1、某个在垂直领域获得成功的平台是否能跨界完成新的成功?
2、每一个在垂直领域获得成功的平台或者公司,是否也对应的获得了开拓某个垂直领域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不可复制的。
以上,是商业里非常重要的课题,至今为止仍没有人得出非常肯定的答复。这个课题,同样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依然可以用得着。
腾讯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在电商领域开拓过,包括在搜索领域同样也是。今天,大家去看看腾讯的生态,有没有发现除了早期开拓的领域,只有微信(社交)与游戏是意外,别的没有任何成功的案例,即便是短视频领域,也失败了。
微信成功之后,并没让腾讯获得持续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而是将微信带来的优势地位,转化为了投资能力。微信之后,除了游戏,腾讯所获的生态能力,基本是通过投资获得的。我们之前在写阿里、腾讯等文章时,也提过:阿里的优势是To B的能力,而腾讯则是To C的能力。任何在电商领域获得成功的机构,都需要具备To B的能力,阿里就是非常典型的公司。如果我们从阿里的视角看的话,就会发现:阿里的根基是电商,只有电商这个基本盘没有问题,阿里的生态才能构建起来,比如:大数据,云等业务,而阿里同样也是,TO C的能力很弱,典型则是口碑网与优酷、阿里文学等领域。为什么?
我们在细致深入下去就会发现:无论是阿里的To C业务,还是腾讯的To B业务,即便最后被人议论是失败的,但一旦独立出来体量都不算太差。但,即便就是这个结果相对于腾讯或者阿里来说都算是失败。如果想清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一个创业公司来对比: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如果有能1000万用户,基本算是成功了。或者说是具备了成功的基础,但对于腾讯或者阿里来说呢,达到这个体量是非常简单,只需要继续维持流量的供应,但问题在于阿里或者腾讯的维持成本和创业公司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同样的结果对于腾讯来说是亏本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具有发展前景的。
这个道理这样讲,是不是更为简单?这也是头条系、京东、唯品会能做成电商的原因。
另外一个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业务的发展往往取决核心层的决心。对于腾讯来说,挟持着巨大的流量,通过投资完成转化,可能是最轻松的一个买卖,甚至无需承担任何失败的风险,何乐而不为?甚至,因此获得了国内最大的生态体系,也收益于此。
当年,腾讯什么业务都介入,被称为“万恶的腾讯”,由此导致任何创业者在创业时都需要思考:如果腾讯也介入这个业务怎么办?专注自己的优势,通过投资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也可能是腾讯继“360之战”之后的思考结果。
以上,谢谢。
腾迅的强项是游戏,社交,应用,移动支付,电商并不是其强项,还不如交给别人做。
京东的强项是物流,其它的都做的虎头蛇尾,不得不依靠微信引流,让腾迅成为大股东。
唯品会的强项是清理库存,立足珠三角获取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库存,然后加价卖给消费者,创使人错过了对移动互联的充分认识,现在不得不依靠微信的引流,接受腾迅的投资。
拼多多的强项是黄铮年轻有为,依靠微信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人数增长,深得马化腾欢心。
腾迅投资京东,拼多多,唯品会,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获取消费者的大数据,再精准地推送有偿服务,想成为下一个支付宝。
做电商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马化腾的花小钱办大事的风格,刘强东的京东投资了二十年,花费了几百亿做物流仓储,现在还没收回成本,就说明电商竞争的激烈。
腾迅还不如成为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大股东,通过微信收取京东服务费来的实在,让他们为微信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