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会是社交电商的下半场吗?
下半场的对面是上半场,一般指的是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式和上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时髦概念。社交电商的上半场基本上是社交分享社交分润,物美价廉的产品低价售卖。社交电商早期从一二线城市分享开来,但是,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活跃度和回访率不高,因为他们有固定的购物渠道和稳定的消费习惯,很难被新的购物渠道所改变,因此,到了后期,社交电商的主要用户来源变成是一二三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即下沉市场。从目前社交电商不断低价爆品的打法来看,这些产品更适合下沉地区的用户,而事实上,今天社交电商的大部分订单和用户都是来自下沉市场,不管是京东的社交电商板块还是云集、蜜芽、未来集市等主要社交电商平台的数据都显示了这一点,而且显示出正在不断增长的态势。社交电商能够通过社交关系的传播去覆盖传统渠道无法覆盖的下沉区域和人群。另外,目前贝店等也在拼尽全力搞农村市场,这里既有经济价值更有社会价值。新商业模式的最大社会价值就是惠及传统商业无法惠及的人群。因此,可以认为,下沉市场是社交电商的下半场!
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类社交电商平台,大家怎么看?
互联网+浪潮的到来,推动了社交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社交电商以其强大的联动效应,互动性,精确用户细分与巨大商业潜力以及较低营销、时间成本迅速进入各个领域。
拼多多的爆红让电商人如睡梦中错愕惊醒的人,再一次重新审视起这个行业,舆论风波远超想象,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忘了来时的路,以至于最后走偏了也浑然不知...
市场的急剧扩大,利益蒙蔽双眼,平台层出不穷,势必导致乱象横生,长此以往,市场进入恶性循环,你真的了解社交电商吗?我们从三个角度来重新解读互联网社交电商。
① 黏性大,互动性强
相对单纯性电子商务,社交电商具有鲜明社交性质。买卖双方处于商业行为中时本质上具有利益对立性,较难在消费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而社交电商则可借助其社交性质,提升买卖双方信任感。社交电商所利用的,是人们在社交生活中更偏向于信任熟人购物评价惯性,满金店就很恰当的运用了这点特性。
② 用户细分精细
诸如满金店这样的新平台,前期的市场调研做足准备,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对用户兴趣、爱好和习惯等信息有所了解,进而可对更精确的营销计划进行制定。更加注重购物过程中互动的乐趣,而并非单方面满足某种需求。
③商业潜力巨大
在社交网络上,汇集了大量真实人群,丰富的人脉资源给社交电商发展带来了巨大商业潜力。社交网站中用户都有或多或少好友及粉丝,在互联网中他们都是潜在的消费群体。这些用户除会对网络购物全程进行参与,还可能对各自购物体验进行发布和分享,从而担当其网络“导购员”,在社交电商中不自觉地为其他潜在消费者解答“买什么”以及“在哪买”等问题,如果你是满金店的店主,那么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商品链接到各种社交网站,订单成交,你也可以获取相应收益,这一点应该是把社交电商发挥到了极致。
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传播的属性,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以前购物或许只是满足生活上的需求,而现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我们看到,在趣味购物的同时,还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经济问题,利用闲暇时间,不用花任何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满金店应该是社交电商及有力的代表。
(一)社交电商现象
社交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扩展的新模式,指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传播,以社交互动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协助购买和销售商品,并将关注,分享,交流,讨论和互动的社交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
(二)突破传统电商壁垒
传统的电子商务定位单一,而社交电商借助较强的用户黏性、互动性、精确用户细分与较低营销与时间成本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巨大商业潜力。在传统模式中,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只存在贸易关系,买卖发生后,交易双方很难维持这种薄弱的关系。只有具有高用户黏性的社交网络才能使购物行为持续可行,社交电商的出现增加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黏性与互动性,在拓宽市场时有效维持受众群体。
(三)社交电商发展价值
传统的电商趋于稳定,新零售逐渐崛起,线上线下结合是大势所趋,社交电商存在诸多价值。
1.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伴随国家政策对“双创”不断扶持,传统行业创新创业发展达到瓶颈的现状,社交电商成为诸多创业领域中实现度较高的领域,创新创业思维得到有效实践。
2.共享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模式,而“绿色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立足之本,社交电商能够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与共享和绿色思维有机结合,带动多元化产业发展。
3.促进消费,实现消费升级;推進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产业升级。社交电商通过社交媒介,有效利用社交资源,突破传统电商的固定销售形式,实现结构转型进而带动电商行业发展。正如电商黑马“拼多多”以主打“拼团更便宜”的方式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以渠道下沉和抓住长尾流量群体策略,有效实现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4.网络社会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了离线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交电商作为传统电商裂变出来的新形势,对实体积极产生冲击的同时可以做到调整销售渠道, 改善服务质量;加强设施投入, 提供优惠;进行媒体宣传,提高知名度。
二、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一)社交电商合作主流化
电商巨头以及初创型电商公司都在尝试社交化转型。阿里支付宝生活圈、淘宝优化和入股新浪微博,京东与腾讯的合作打开微信端入口皆是其社交电商的尝试。初创型的社交电商以拼多多为例,用户通过与亲朋好友拼团的方式,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商品,树立了沟通分享电商理念。
(二)社交电商平台化与技术创新化发展
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通过建设“示范社区”,消费者找到和自己相同喜好的人群,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示范效应,利用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低成本、低门槛的优势吸引到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电商企业,从而打造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这种颠覆性创新改变了传统模式,结合了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元素,以“流量在哪里,就去往哪里”思维引导电子商务裂变式的成长,创造巨大的互联网“流量红利”。
(三)大数据创新优化社交电商线上线下发展
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正在蓬勃发展,各种数据终端时刻都在产生数据信息。基于这些,电商产业通过对庞大的数据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量,采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手段,帮助电商企业做更全面的决策,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决策。基于这些,各平台采用包含国内和跨境等多渠道品牌的B2C模式;运用O2O模式与线下门店有机结合,满足线下会员购买需求。这一后电商时代的产物处于风口之上,使得诸多平台由幕后到台前,众多的明星资本与外界资本也竞相进入。
三、社交电商早期发展中的问题与措施
(一)突破社交电商、消费者与平台三者之间的信任危机
早期阶段社交电商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快速的扩张以及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出现产品粗糙、质量差,存在假货和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导致人们对社交电子商务的印象普遍不佳。同时,许多社交电子商务的商家抱怨社交平台冻结其订单付款、未退款以及消费者没有付款等问题,导致了商家遭受潜在的损失,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间信任危机正在深化。
信任危机的出现来自对责任主体的认定。许多交易过程中购买和支付在不同的平台上完成,缺乏必要的严格认证。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明确主体责任人,所以遇到纠纷,维权困难,追责不易。对此,社会应该推动社会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立,完善售后保障体系。针对社交电商的交易中找不到主体责任人的情况,有必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对商家和消费者的身份、资质和信用评估,建立程序化评级体系。同时,也应建立牢靠的监督体系,明确交易活动各方的法律责任。
(二)消除社交电商竞争乱象,加大监察管理力度
当前的社交电商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未健全,这导致社交电商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猫腻”。众所周知,很多社交电商所卖商品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甚至是自产自销的产品。这类商品一般喜欢打“价格战”,过度压低市场价格,对电商市场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譬如凭借着社交网络在广告投放上的便利,一些夸大产品功能与作用的广告未经过审核就能发布,通过编造所谓的“好评”与“成交量”的截图或“资质认证”图片来试图以假乱真,蒙蔽消费者。此外,在目前的社交电商市场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不绝如缕,而消费者仍然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面对乱象丛生,相关立法机构应率先垂范,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规范,广泛收集平台、电商和消费者各方意见,制定相适应的电商市场秩序法规,为社交电商的长远合理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相关行政部门应在社交电子商务市场上打出重锤,打击非法产品,监督社交平台,提高检查力度,明确审查标准。社交平台应提高电子商务准入门槛,建立网络监控团队,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彻查违规行为及非法宣传。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明辨真伪,杜绝违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