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女微商被00后"董事长"男友骗走16万,网络骗局何时休?
谢谢邀请。观点:渴望成功没有任何错,但是过分的轻信所谓的捷径——成功学,很容易就会失去理智,进而上当受骗。对该案件的详细内容不在赘述,但是需要交代下背景:
1、女子33岁,做微商;2、男子年仅18岁,而且小学文化;3、男子保证只要学了他的课程,第一个月内就能让徐女士赚到20万,如果20万挣不到,他将自己掏20万;4、另外男子称要帮徐女士开发潜能和潜力,然后就是叫她去借钱,徐女士几小时内就把借来的钱打了过去。从上面的提炼出的几个要点我们分析下:
1、部分做微商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大多都是愿意相信所谓的成功学存在,本身微商自身就充满了成功学的味道,这是被骗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2、男子虽然小学文化,但是善于摸清楚对方的心理活动,保证第一年对方赚20万,如果不够自己补足,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换做正常人是绝不会相信的,但是徐女士只看到了20万,却没有考虑到没有挣到20万,对方会不会补齐的问题;3、开发潜能力没有问题,借钱也没有问题,但是借来的钱就这么直接打给对方,不清楚徐女士是有多信任这位董事长,但显然这会的徐女士智商已经不在线了。其实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案件中的疑点甚多:
1、25岁能够做到董事长,既然是董事长,还会亲自下来授课?2、课程价值999元还有一个是1888元,董事长会为了这个钱而屈驾?3、徐女士完全可以询问对方公司的名称,查询下即可查处结果,但是可惜成功学已经洗脑了自己;4、第一年保证自己赚20万,为何不拿这个授课时间,自己去多赚20万而不是为了仅仅1888元的上课费用?
所以通过以上的列举可以发现,之所以徐女士被骗根本原因并不是对方的行骗手段有多高明,这纯粹就是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过程。
二、男子的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华而不实的成功学,最终成功将自己送进看守所。根据新闻报道,男子共计先后骗取徐女士16万元,从其行为目的,动机,以及结果来看,已经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男子的犯罪数额已经属于数额巨大,应当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对于成功学的思考成功学本身就应该是个伪命题,因为从逻辑上来说,任何成功的方法如果进行复制,那么也必然难以成功,正如京东的成功绝对不是复制阿里巴巴,而是有其自有的特色存在才导致了差异化竞争下的崛起。
而且成功学本身究竟如何定义?也是个问题,现实中对成功学迷恋的人,无非是希望多喝点鸡汤,给自己一点精神的支撑,但是客观的说,你迷恋成功学,而兜售成功学的人的眼睛却在盯着你的钱,所以为何这种案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想要不被骗,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要轻言所谓的成功学,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思维方式,但是仅仅有思维但是没有行动,那么注定也是一场空。
奇葩天天有,想钱想疯的大把有,互联网上天天有多少人被割韭菜,这不算什么,只是她的承受能力差点罢了,没必要惊慌,骗局不会停止,因为想一夜暴富的人太多,所以市场在,他就不会消失,骗术不是有多高明,只是我们心太窄,放宽我们蒙蔽的路,丢掉我们暴富的心,你的世界还有很多的无奈,所以,生活艰难是必须的,不要把真实的必须看成虚幻的拥有,理解就理解了,真实点,艰苦点,无奈点,生活就现实了,就不被骗了。我们没有哆啦A梦的帮助,所以现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