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购陷阱 > 正文内容

江苏女子网购32次,买真退假诈骗两万余元被抓,其行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淘梦者2022-05-20 07:55:37网购陷阱36

由于现在的消费者一直是弱势群体,所以国家会有很多法律法规,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就是因为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会有很多条例,会让一些有无法心里的人钻了空子,这就会让国家对他们的保障,变成他们违法犯罪的一些理由。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了,很多人都习惯于网购,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东西,真的是十分的方便,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十分的便利,而且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很多网购平台上,都会有七天无理由退款的一项,在这个退款方面,就是快递员接收到了退款,商品就会为你退还退款金额,这个时候及商家并没有检查,你所退还的商品是什么,这都来源对于消费者的一种信任。

但是有一些有违法犯罪心理的人,就会钻这个漏洞,据报道江苏女子网购32次,买真退假诈骗两万余元被抓。她就是钻了七天无理由退款这个空子,买真退假32次攻击诈骗两万多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快就被抓捕了。

她这种行为,其实在法律中应该属于一种诈骗行为,她是钻了某些空子才会这样,人都是贪心的,这些条例其实是在保障他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结果到了她那里,就变成了违法犯罪的理由,现在她已经被刑事拘留了,采取强制措施,而且将所骗取的两万多元钱款已经全部返还。

根据她的这种诈骗行为,目前法律还是没有办法去定性的,因为这属于是钻法律的空子,这件案件的审理目前还在进行中,最后的处罚也还未公布。也希望大家能够以这次事件做个教训,不要像这样的人学习,同时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及时劝阻。

女子的行为,在法律中会被定性为诈骗。当女子被民警找到时候,不仅需要退还商品,或者是给商家赔偿,还会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江苏一位女子网购32次,买真货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将自己不用的假货退给商家。在快递公司收货时候,货款就已经被原路退回;尝到甜头的女子,便用这样的方式,购物多达32次。

对于女子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行为,我个人有下面这两个看法存在。

一、女子行为已经构成诈骗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赢得顾客对平台好感。平台都开通了“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商家为了避免顾客退货出现的损失,也会给顾客购买运费险。

有了这样一个情况存在,才让女子从中找到了“商机”,实施了诈骗的行为。她购买正品商品,将一些假冒商品,放在快递包装中退回给商家。其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在商家报警以后,才有民警找上门来。

二、这种行为同“捡芝麻丢西瓜”无异

女子自以为这样的手段很高明,殊不知这样的手法非常拙劣。可能她就是贪图小便宜,从没想过自己的行为,还会触犯法律。一次几十上百成千的诈骗,最终让诈骗金额,累计到了2万余元。

能够做出这样的行为,说明女子平日里也很少关注诈骗案件,不明白自己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在民警将自己诈骗行为说出时候,女子内心才会慌乱和害怕。东西价值并不大,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却对她影响重大。

生活中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要贪图小便宜。老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很多人就是被自己小聪明所害,最终触犯法律。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