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用“校园贷”买苹果手机结果欠下40余万元?
又是校园贷,不是被国家禁止了吗,怎么还是这么猖狂?难道学校没有给大学生普及校园贷的危害吗?
校园贷的危害,媒体已多次报道,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多少都有些了解。还有前段时间泄露出来的“裸贷风波”,已经充分说明校园贷就不是一个“善茬”,一旦涉足校园贷,牺牲的往往是大学生。那明知校园贷危害如此之大,作为成年人且高智商的大学生,为啥还偏偏去摸“老虎的屁股”哪?
笔者上大学时,没有什么校园贷,但在大学里推广信用卡的倒有不少。学校也未曾给我们做过说明,特别是我们这些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此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不能完全预见,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办了一张信用卡。有的同学,感觉每个月偿还最低还款额似乎没有什么压力,开始透支信用卡。结果到了还款日,连最低还款额都还不上了。不得已也是采取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通过办理多张信用卡,来相互还款。带来的后果是,每个银行都有欠款,而且欠款不断增加,信用记录也受到影响,可以说带来的危害是终身的。
大学生智商虽高,但情商相对不足,特别是面对社会的“情商”几乎为零。虚荣心作怪、对问题的预见能力不足都是大学生的软肋,这也是很大贷款机构看重大学生客户的原因之一。当然大学生固然有错,但监管方也难咎其责。
作为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高校是否有责任提醒一下这些贷款的危害及先前的案例,让大学生能有心理防备?监管部门能否限制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毕竟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持续还款能力确实有限。
就在前几个月,中国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政策的出台,希望能够让大学生的消费回归理性;让校园贷这颗毒瘤,滚出大学校园,还大学生一个干净、纯洁的大学生活。
但为什么还会有大学生受制于校园贷,深陷校园贷的漩涡,这虽然与大学生的虚荣心和判断能力不足有一定关系,但也说明监管部门还是有监管不到位的地位,学校在校园贷方面还是没有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够提高警惕,营造一个谈“贷”色变的氛围,这样才能让校园贷这颗毒瘤,彻底滚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