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案例分析
1、童谣:孩子喜欢“炒”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觉,放学路上,三五成群的小学生嘴里总在念念有词: “现在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天天上课都迟到,迟到也不喊报告……”“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乍听,一笑了之:“这帮学生,还挺逗!” 不承想,一脚刚踏入家门,儿子也开始迫不及待地要把在校园里新学到的童谣念给我听: “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前边有个理发馆,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薅得满头起大包,红包绿包大紫包,原来是个大面包。” 儿子刚上二年级,许多事还不明就里,只是觉得跟高年级孩子那儿学来童谣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内容又十分有趣。念完一遍,还觉不过瘾,又独自咯咯地笑半天,直到我横了他一眼,骂一声无聊,这才算了事。 童谣:父母说“无聊” 没过几天,忽然发现经常爱捧读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竟将在校园流传的一些童谣辑录在册,曰《新校园童谣31则》,发表在2001年一二期合刊上。或许是对如实刊登这些童谣的褒贬之争有所预料,该杂志特地加编者按以郑重说明:也许有的父母看完会觉得孩子怎么说这样一些“混话”。但“混话”也好,“趣话”也罢,毕竟是孩子们的文化。杂志之所以刊登,是希望成人们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童真世界,看到孩子们的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从而帮助成年人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搭起两代人沟通的桥梁。因为《少年儿童研究》一向尊奉的主旨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果然,没过多久,便有报刊借一位父母之口声讨为什么像《少年儿童研究》这样受人喜爱和尊重的杂志也会登载无聊的玩意儿,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更是担心孩子唱一些格调不高的童谣会学坏,使得本来就不好管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 于是,不满和争议由此而起。《少年儿童研究》主编孙云晓不得不站出来重申该杂志严肃的办刊宗旨和神圣职责,指出该杂志是以父母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发表新童谣的目的,不过是向父母和老师提供“儿童情报”,让成年人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在传唱什么歌谣,丝毫谈不上向孩子“推荐”。 童谣:歌唱是需要 那么,新童谣究竟是什么?基于这种内容的校园歌谣为什么会出现,它果真值得我们这些成人这样大惊小怪,大惊失色吗?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对此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童谣自古有之,孩子们都是伴着童谣长大的,可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童谣因为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而深受孩子喜爱。在谈到新校园童谣时,陈教授坦陈己见。他说,和过去相比,当代校园童谣来势较猛,且各个学校学生传唱的内容都差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就容易想出各种摆脱办法,编一些校园童谣来说一说,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此外,现在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度都超过以前,所受压制比过去要少,生活环境也比较多元化,故此才使得这些童谣在学生中流传既广且快。这些童谣有的是填新词翻唱了流行歌曲,有的是改写了古诗词,还有孩子们自编的不乏智慧的顺口溜。这些被广泛传唱的童谣,有的反映了学生们面对沉重学习压力时的无奈,也有的并无太多复杂含义,只是好玩而已。许多父母和教师都非常担心,怕其中一些消极的校园童谣把孩子给带坏了,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实际上,校园童谣就是一种校园亚文化,禁是根本禁不住的。成年人不可能通过统一的说教去禁止它。当面不允许学生说,他们可以到别的地方说,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客观地看待。一方面须宽容,另一方面要引导。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说一些健康的校园童谣。对于一些消极的内容,成人也该反思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有兴趣,学生自然不会用一些童谣来讽刺我们。孩子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是因为他们受到压抑,因而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求自我解脱。 童谣:思考有多少? 其实,现代新校园童谣就像一面镜子,它映射的是孩子们在或多或少的权威和社会压力面前寻找平衡和宣泄的一种解脱,正如著名儿童诗人高洪波所言,新童谣的出现一点也不可怕,想禁也是禁不住的。因为孩子是离不开童谣的,关键在于为何孩子们什么童谣都唱,就是因为适合他们的童谣太少,他们处于饥渴状态。《新校园童谣》的出现就表明,孩子们等不及了,干脆自己创造了。高洪波认为,中国儿童读物是出了不少,但童谣却少得可怜。20年前,老作家严文井在童话《歪脑袋树桩》里,改写了一段童谣:“一、二、三、四、五、六、七/香蕉、苹果、柿子、梨/你跳一/我跳一……”成为女孩子们跳皮筋时唱的童谣。如今,热心童谣创作的诗人却找不到几个,即便有,也未必适合孩子们。身兼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与《诗刊》主编数职的高洪波希望能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谣出现。他说,好的童谣有形象有节奏,甚至还有故事,能让人终身受益,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找奶奶。”还有“小白菜/地里黄/三岁孩子没了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等等,都是世代相传令人难忘的好童谣。至于新童谣里出现的一些内容,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则是孩子们在过重压力面前的一种宣泄,孩子们宣泄完了,心情可能会好受一些,而留给父母和老师的思考则更有益。 2、“新童谣”带给我们的思考。
1:小孩子认为这样很好玩,学大人,发牢骚。2:校园流行“新校园童谣”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