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如何避免雷击的正确做法
雷雨期间选择在山坳里,原地蹲下是对的。雷雨期间是不能站在大树底下的和立交桥下。拿浙江临海的事件来说。从它周围的环境来看,那儿有五棵最高的树叫做水杉,很高,非常高。它那雷打到这个树上以后呢,雷电电流就通过树干就泻下来了。但是泻下来的过程当中,它会产生很强的电流,遇到阻力的时候它会停止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树下有很多人在那儿躲雨。躲雨的过程当中,因为人的高度在人的头顶上,在这个大树的雷电下来到达人头顶上的时候,由于下边树干的阻力比较大,树不是一个好的导体,所以这个树干在人头顶上的时候,有一个电弧闪落,闪过来,闪过来之后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泻放到地底下去了,所以人都被击伤了,雷雨云一般都带有电荷,与地球有很大的电势差!把树想象成尖端放电就和容易理解了!在树地下,如果和树抱在一起,那么强大的电流从身上经过!如果站在树的旁边,可能电流大,会击穿空气放电,一样有许多的e从身上经过! 所以一般被雷电烤过的,脚底都不同程度的击穿!高压电也是如此!
简述如何避免冲击地压
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应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制定,首先应注意在采掘工作面附近降低应力集中的程度,如采用无煤柱开采,超前开采保护层,合理安排开采顺序等方法均可降低应力集中。孤岛煤柱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因素,开采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孤岛现象。在煤层开采中,生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往往由于人们对一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不能完全掌握,没有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完善,形成局部煤层地段的高应力集中。因此,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地段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安全生产。这种对已经形成冲击危险或具有潜在冲击危险地段的处理措施称为解危措施。它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包括煤层爆破卸压、钻孔卸压和诱发爆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