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电商没有实现社会财富的新增,只是把实体店的蛋糕从线下切到了线上?
确实有这样一种说法。
在过去10年,中国的社会财富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单从GDP就能看出一二。在过去10年里,也诞生了许多新经济,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BATJ,阿里和京东都是电商系出身。按照马云的话说,中国的电商能发展起来而美国发展的慢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商业系统太不发达了,这给了电商机会。
所以中国的电商的起步,可以看做一个是弥补了传统商业渠道流通的不足(要知道以前要买点好东西,都得去大城市,中部大城市一般还买不到,要去上海,上海的自行车,上海的手表,上海的糖),可见物质多么不流通,现在因为电商,中国任何一个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居民,都能上网买到任何他想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电商的起步,首先是弥补,弥补的背后算是新创,因为传统没发展起来,电商发展起来了。
另外,电商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传统的实体商业就产生了挤压竞争的效果。许多实体店无法竞争过电商,导致关门歇业,人员流动,不少导购/促销员,可能不得不上网重新学习。
这种情况下,电商就不再是弥补了,而是把原先线下的蛋糕,切到了线上。以前线下是6,线上是4,两方合并组成了10。现在线下是4,线上是6,合并后还是10。经济总量增长确实是有限的。但也不可否认,因为创造消费点,我国的消费总体而言呈现了快速增长。
所以,怎么讲,电商他的确有利于促进消费,但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定是能创造出原本没有的东西的事物。比如人工智能、5G等,他们才是决定未来中国发展,人类发展的前端事业。他们才能创造一个新的经济,一块新的经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