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电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怎样做好社交电商?
在社交电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想要做好社交电商就必须对市场、用户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此前,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了《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围绕中国社交电商市场现状、用户行为研究、创新案例、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将达5.7万亿元,同时移动电商用户预计突破5亿人,增长至5.12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则促使移动端电商行业日渐成熟,移动电商用户不断扩大,消费者已养成网购消费习惯。中国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交电商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中国社交电商宏观发展背景—电商行业发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将达5.7万亿元,同时移动电商用户预计突破5亿人,增长至5.12亿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则促使移动端电商行业日渐成熟,移动电商用户不断扩大,消费者已养成网购消费习惯。中国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交电商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社交电商宏观发展背景—政策逐步完善
对于仍处于发展初期的社交电商,国家相关机构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交电商行业发展,同时对市场环境进行规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早期微商到近期依托微信小程序发展加速的社交电商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需要政策对市场进行规范,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社交电商宏观发展背景—传统电商瓶颈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国电商市场已经发展成熟,获客成本居高成为传统电商发展最大瓶颈,各电商平台都在寻找突破点。而社交电商模式依托社交流量平台以及熟人网络传播,能有效解决获客成本问题,是电商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但社交电商模式传播要求平台对商品质量把关更为严格,同时也需要平台注意玩法问题,避免发展成为传销模式。
2018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将突破3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为2.23亿人,预计2018年将增至3.10亿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依靠用户间人际关系及熟人网络实现裂变式增长,能有效实现传播,降低平台获客成本,未来社交零售用户规模将维持较高增速,不断扩大。
创新玩法社交电商平台礼物说言值居高
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系统监测期间“社交电商”言值为31.9。各主流社交电商平台中,以礼物分享创新社交电商玩法的礼物说言值为62.1,领先其他平台;云集微店、拼多多的言值均偏负面。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平台裂变增长方式需要平台注重模式问题,对分销渠道和商品质量保障应具有强把控性,否则容易对平台口碑造成影响。
六成社交电商用户为年轻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社交电商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30岁以下用户占比六成,其中24岁及以下用户占比31.8%。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依托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年轻用户群体更容易接受创新的社交电商购物模式,同时也能更有效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
社交电商用户爱买美妆、服饰、箱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2.0%的受访中国社交电商用户倾向购买美容彩妆类商品;倾向购买服饰箱包及家居用品的受访用户占比分别为32.1%和31.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平台用户以女性为主,美妆、服饰箱包等商品品类更受平台用户青睐。同时该类商品更适合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体验式传播。
24.7%社交电商用户倾向购买好友分享商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0.4%的受访中国社交电商用户表示会分享自己购买的商品到社交平台上。而表示不会购买好友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商品的受访用户占比仅为10.3%。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通过熟人网络传播的模式优势在于熟人的体验式消费体验和传播能更有效地为商品做背书,增强用户消费信心,因此会购买好友分享商品的用户占比较高。
礼物说—平台案例分析
借助微信平台社交基础,礼物说发力小程序端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创新微信送礼的社交电商玩法。相较于其他平台,该模式利用强社交属性有效实现裂变传播。同时,送礼需求区别于其他电商平台单纯购物的消费情况,用户对商品质量要求较高,平台商品质量保障是基本要求,且用户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平台容易形成较高口碑及客单价。
礼物说小程序—社交电商运营模式
礼物说社交电商运营模式基于小程序切入,借助微信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交土壤挖掘大量潜在用户,相较其他社交电商产品其最大区别在于先进行社交后电商消费,具有强社交属性的运营模式能有效提高用户粘性和实现持续发展。而定位社交送礼场景以及中高端人群也使礼物说小程序具有高客单价的特点。
礼物说小程序—创新社交电商玩法
礼物说创新社交电商玩法特点,通过送礼特殊场景深度挖掘用户间社交关系连接,并借助微信平台用户体量实现传播增长。送礼场景的高互动性、高连接性属性能充分发挥用户社交关系红利,用户通过自发裂变传播,能实现病毒式传播,实现裂变式增长。
礼物说小程序—精细化礼物商城运营
礼物说小程序运营核心在于“送礼”,区别于其他电商商城运营模式,礼物说在APP运营时便在礼物挑选方面积累丰富的数据与运营经验,能根据不同场景、对象进行礼品推荐,有效激发用户购买欲望。此外,“送礼”具有刚需性,在不同节日、人际交往场景用户均存在送礼需求,通过微信小程序商城用户能更便捷进行礼品选购送赠,有利于礼物说用户实现裂变增长。
礼物说小程序—跨界营销实现用户社交裂变
礼物说创新社交电商玩法特点,通过送礼特殊场景深度挖掘用户间社交关系连接,并借助微信平台用户体量实现传播增长。送礼场景的高互动性、高连接性属性能充分发挥用户社交关系红利,用户通过自发裂变传播,能实现病毒式传播,实现裂变式增长。礼物说小程序虽正式上线时间不长,但其核心玩法能有效带动用户社交互动,激烈用户裂变增长。通过与微信公众号、其他行业品牌进行跨界营销,有利于礼物说进一步推广。
拼多多—平台案例分析
拼多多凭借拼团、砍价等方式打造廉价商品,以低廉价格吸引大量用户,实现平台流量及交易额高速增长。但拼多多运营模式本质更接近于基于廉价商品为电商平台引流,社交属性较弱。且该种运营模式难以保证每项商品都有大量折扣优惠,且平台商品质量保障难度大,用户容易对其产生厌倦感,模式持续性存疑。
唯品会—平台案例分析
基于唯品会综合电商平台所具有的供应链、品牌等资源优势,其积累较强的用户基础和口碑信誉,便于唯品会进行转型。但综合电商转型社交电商一大问题在于平台体量巨大,要实现转型需要探索有效的社交电商运营方法。目前唯品会利用腾讯及品牌商家合作资源,在微信生态中发力社交营销,有利于唯品会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社交电商市场。
中国社交电商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社交电商市场发展趋势
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展成熟为社交电商推广提供助力,而微信小程序出现更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社交电商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但随着行业发展加快,需配套出台相关监管规范政策才能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另一方面,社交传播模式对于社交电商平台可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将成为平台间竞争重点;而社交裂变式传播可使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且口碑重要性不断提高,平台需要加强商品质量把控力度。
微信平台助力 社交电商发展前景受看好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往来距离会更远,社交将成为人们心理依赖,刚需属性明显,社交电商基于社交传播发展,其前景受看好。移动端技术发展催生大量移动社交平台,其中微信流量红利明显,为社交电商提供大量潜在用户,同时微信小程序诞生为社交电商提供新的竞争赛道,依托小程序能促发更多社交电商消费场景,社交电商行业发展进一步加速趋势明显。
平台玩法成重点 商业模式需具持续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基于用户社交关系传播,可探索模式十分广泛,但社交传播带来裂变式流量增长的同时,也容易带来衍生问题,如内容导购类社交电商传播能力较弱;送礼分享型电商则需要覆盖更多用户群体;拼购类电商通过低价吸引用户,其社交属性较弱,且不能保证每件商品都能获取大量优惠,用户对这种模式容易厌倦,且需要平台加大质量把控力度;渠道分销型社交零售平台虽然能拓展零售渠道,但不注重模式问题容易发展成传销。社交电商平台如何创新模式,保持商业模式的持续性将成为平台间竞争重点。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社交传播触达更多用户
行业发展加速 规范政策将陆续出台
目前社交电商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拓展社交玩法,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规范出台,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加速发展同样带来售后消费者维权难、违规分销等问题。面对社交电商行业乱象将有更多政策出台加以监管。而政策规范出台同时也对社交电商行业合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行业发展加速。
口碑重要性提高 平台加强品质把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基于社交关系传播,具有熟人社交优势,能提高消费者信任感,从而形成体验式消费和传播。现阶段消费升级潮流使消费者愈加关注商品质量,而社交电商体验式消费和传播模式则进一步加强了平台口碑的重要性,因此社交电商平台将更加关注商品质量保障,加强品质把控。
裂变式传播 社交电商平台触达更多用户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平台更多依靠于社交平台,相较于传统电商平台,通过社交平台商家可触达更多用户群体。如中老年群体、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群体等并没有广泛形成电商平台使用习惯,但该部分群体是社交电商通过社交平台能触达的潜在用户,通过社交分享传播形式能够在更多场景促发其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