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未来会怎样!请详细阐述 非诚勿扰
未来3-5年网购市场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网购市场的火爆还在继续,未来3—5年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给中国零售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时代的来临
中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美国二战后,人均GDP从几百美元急速飙升到1万多美元,紧接而来的就是消费需求的爆发,这种爆炸式需求成就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工业时代零售巨头。
而中国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美国成就沃尔玛的时代非常相似棗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消费开始爆发式增长。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近5年城镇 人均可支配金额的增幅都在10%以上,2007年已经达到20.2%,人均可支配金额达到14140元。这不是沿海大城市的个别需求,而是中国各个区域的 集体诉求。新时代的集体消费需求正推动着新时代的零售巨头,互联网零售巨头。
二三线城市掀起网购狂潮
未来5年之内中国网上购物市场的用户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各项环境的改善,使网络购物的优势进一步凸现,交易额也将有较大的提高.
阶段发展呈现新特点
网购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
年轻人偏爱网购,因为他们敢于尝试,喜欢新鲜事物,也正是他们的这种心理,给予网购最大的宽容,使网购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环境,能够 逐步发展、规范。虽然今后他们还将是网购的主要人群和持续推动力,但网上购物不再是尝鲜的年轻人、书虫、电脑爱好者、DVD发烧友的专利,网上购物消费者 越来越是生活中你熟悉的任何一个普通人,他们在网上购买的商品,越来越等同于他们的日常消费需要。网上购物的年龄跨度将逐渐增大,一些中老年消费者,也开 始进入网购的行列。
网购商品趋于多样
网购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扩张,更在其所购商品种类的变化。网购商品,正向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倾斜。
最初的网购主要集中在个性化商品、电子数码、工艺装饰等商品中。然而,今年以来,服装鞋类等日常生活用品出现了飙升的势头。网上甚至出 现了药品的购买“商铺”。据相关的购物网站统计,日常生活用品销售比重已经超过全网成交额的20%。以“淘宝”为例,和2006年相比,在销售额前十的商 品,居家日用品从2006年的第8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4位,家用电器从2006年的第15位飙升到2007年的第5位,话费充值卡从2006年的第 10位升至2007年的第6位,服饰从2006年的第3位升至2007年的第1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数码类产品的绝对销售额持续增长,但排名大 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笔记本电脑从2006年的第2位下降至2007年的第9位,相机从2006年的第5位下降至2007年的第7位。
毫无疑问,随着生活用品额的飙升,网购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成为大众行为,客观上也刺激了其发展。
未来发展商机涌现
假日经济网购热潮
假日经济在火爆各大商场时,也同样点燃了网购。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了这种购物方式,所以网购的交易量在节假日也出现迅猛的增长,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以鼠年情人节为例。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情人节前一周,网上订购玫瑰花数量达到6000束,以一束10朵计算,每天网上能卖出6万朵玫 瑰。此外,日均有近200万件情人节礼品通过网购渠道销售,日均成交额超过2500万元。由于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了网上订购鲜花的习惯,为了获得更多消费 群、覆盖更宽的消费市场,很多实体花店也将销售终端搬上网络,来抢占网络消费市场。
而对于我国的旅游市场来说,由于今年“五一”长假变短,人们出游的时间也相应变短,很多旅行社都不看好今年的“五一”旅游市场。因此很多旅行社网站上的线路公布时间都有所延后,有的网站甚至是过时的线路推荐,这无疑会影响旅行社的盈利。
有关专家表示:要使“五一”行程受欢迎,需要聚集三方面因素:一是行程要符合游客出游时间;二是线路要有主题,新鲜的异国节日、文化更吸引游客眼球;三是要以休闲为主,类似海岛游的度假线路更受游客追捧。
网络是节约成本和吸引顾客的有效手段之一,人们也越来越习惯在网上查询旅游路线甚至在网上订团。各旅行社,尤其是中小型旅行社,不妨抓住这个机会,为缩水的“五一”量身定制旅游线路,及时更新在自己的网站上。
“懒人经济”持续升温
不想做饭,可以叫外卖,不想洗衣服,可以让洗衣店上门服务,不想出去逛街也可以网上购物。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催生了越来越多的 “懒人”,也促使了“懒人经济”的兴起,而将“懒人经济”发挥到极致的则是网上购物。今年春节,由于天气的原因,许多人就把到商场置办年货的任务,转移到 了网上。 正是这种“懒人经济”的持续升温,也使越来越多的国内传统零售企业的网上业务开展地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