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我老家的特产挂到网上去卖!有没有什么靠谱的电商平台呢?
你要是这样问我可以告诉你没有,因为有好多假货次品都是从平台出来的,所以没有,但是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平台不重要,货真价实,取决于卖家,也就是商家,像那些食品药品有假货,危害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都在抱怨卫生部门,没有检查好,那我想问一下,难道制造这些假货的不是人吗,我特别喜欢一个老农说的一句话,我从来不想在水果上打农药,因为我怕我孩子在城里买到我家的水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意识,难道现在中国还会有食品不安全吗?现在自己的身边人,你造的也许你家亲戚朋友不吃,因为你告诉她了,但是你们保证你家里孩子吃不到别人家里的不卫生食品吗?,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想想吧,不卫生的,过期的,发霉的,变质的,只要是经过自己手的,坚决不允许流入她人口中,安全食品食品安全从我做起,人人行动起来吧!
如果一个人有土特产资源,他能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售卖吗?为什么?
土特产电商,当然是一门值得做的生意。而做土特产电商的平台,怎么可能靠谱呢?
平台已无机会
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跟线下零售差不多,只是离开了商业地产,去了信息更快捷便利的互联网。
但是,电商领域所有的模式,都已经跟实体零售业对标了,而且格局基本已经定型。市集类的,找淘宝;ShoppingMall和专卖店类的,就是天猫、京东和亚马逊;Outlets,必须选唯品会……专卖土特产的电商平台,对标哪个传统模式呢?难道是菜市场?那生鲜电商又对标什么呢?
中国最大的土特产电商平台,是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天猫,连带着一个串联功能的“特色中国馆”。中国馆旗下,还建立了很多地方馆。虽然难免有漏网之鱼,但这个平台几乎把中国的土特产一网打尽了。
当消费者习惯了在上述平台就可以买到任何产品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新的电商平台?在已经过去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里,现成的这些大平台与消费者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系。你让消费者去一个新平台注册,他们不担心银行卡被盗刷吗?
再说了,就算真的拿到了500万元,这点钱够推广吗?能让几个消费者知道你的存在啊?
聪明的投资人肯定知道,这500万砸下去,连个水漂都打不出来。所以,如果投资方够聪明,就只是吹一个500万元“意向”的泡泡,未必真的投钱。如果真的砸500万给他们,投资人必然属于“人傻钱多速来”的类型。
消费频次太低
土特产的构成很杂乱,基本上以非工业化的食用农产品为主,有些是未加工的初级农产品,有些是简单加工过的农产品制品。如果按照现代商品分类,大致包括生鲜和餐饮类。
不过,土特产的最大问题,是销售频次很低。其一是土特产是地方特色性产品,外地的消费者很难认知其详情。以诺邓火腿为例,如果没有《舌尖上的中国》带动了人气,其认知也仅仅停留在云龙县或者大理州,最远也就到昆明,基本上出不了云南省。
其二,土特产本身就是低频消费产品,更多是为了尝鲜,而不是日常消费。新鲜劲过了,如果觉得好吃就偶尔继续买,不好吃就再也不可能购买。
当然,也有消费频次更高的产品,比如普洱茶。但这些已经归入日常消费品行列,不是大多数土特产的属性。
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最大的主要是标准化的服装、3C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相对来说,非标的土特产销量并不算大,甚至不如工业化食品。
“特色中国馆”之所以有生存空间,是因为标准化产品销量大,带动了土特产的低频消费。其本质,是靠平台的人气分流。类似的一个场景,是菜市场。消费者去菜市场买生鲜产品,附带也会买些并不下饭的土特产。
不仅是淘宝和天猫,连京东也从一个只卖3C产品的电商转型至百货电商,因为商品品类越多,商品间的协同效应也会越强,最后就是强者越强。
如果是一个只卖土特产的电商平台,它靠什么吸引用户注册使用呢?注册之后,又靠什么吸引用户天天上线消费呢?
消费习惯特殊
土特产,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个人消费品,也不是本地消费品。
以鲜花饼为例,鲜花饼并不是日常糕点,大多数昆明人并没有日常消费鲜花饼的习惯。但鲜花饼还是能卖出去,消费者是谁呢?
一是少量的本地人确实有可能购买鲜花饼,比如每年五六月上市初期要尝鲜。
二是本地人购买了之后送给外地人,比如以前有些单位公款购买送给上级或有合作关系的兄弟单位,或者买一些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
三是外地人直接购买。土特产的特殊性就在于,外地人觉得很新奇,出于尝鲜、旅游纪念等目的购买。
因此,土特产的消费者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但最终受益人主要是外地人。在“八项规定”之后,公款购买已经极为稀少,最主要的消费者只能是外地人。而要找到外地的消费者,这种流量成本是非常高的。
事实上,云南本地以前就有不少土特产电商平台,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个字——死。比如,曾经负责运营淘宝“特色云南馆”的云南七彩高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3年底注册成立,2014年初就已经消失了,在政府的巨额补贴之下,活了不到半年。还有几个依然活着,但生不如死。
如果真的要搞土特产电商,开个网店就可以了。专门搞个电商平台,真的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