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血压?是买一个血压计就行吗?
门诊每一个看病的患者,都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医生给他测量一个血压,这个很正常,因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大家信任医生测量的血压结果。
但是我们的血压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就算医生测量的血压正常,也不代表您的血压一直正常。
要想了解自己的血压,先得学会测量血压!
我们国家有3亿高血压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高血压,只有准确的测量血压才能准确的诊断,准确的用药,准确的管理。
有人说测量血压不就买个血压计一绑,看看数字不就完事了?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我们看看《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建议:
1、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也就是我们测量血压前,先休息一会,不能拿着血压计马上测量,尤其不建议在憋尿、饮酒后、运动后、激动后,等等情况下测量血压,这种情况下测量的血压不准确。
2、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 逐步被淘汰。
大家都喜欢水银血压计,觉得水银的准,觉得电子的不准确;可是指南都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因为水银血压计将被逐渐淘汰;而且好的电子血压计也是准确的,关于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的区别,我们下期再说。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 气囊长 22 ~ 26cm、宽 12cm) ,肥胖者或臂 围大者( > 32cm) 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就是说胖人,特别是胳膊粗的人,不建议使用普通袖带,需要专用袖带测量。
4、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这个问题困扰着好多人,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一边高以那一边为准;因为首先我们大部分人两侧血压都不一样高;其次随着年龄增长或某种疾病导致有人一侧血压会偏低,而高一侧才是更接近自己真实血压的。
5、测量血压时,应相隔 1 ~ 2 分钟重复测量,取 2 次读数的平均值 记录。
如果高压 或 低压 的 2 次读数相差 5mmHg 以上,应再次 测量,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6、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 位血压。
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 分钟和 3 分钟时测 量。
7、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因为我们不但药了解血压,还需要了解心率,因为心率过快也需要降心率,这样不但利于血压控制,且能降低死亡率。
8、有人到医院紧张,到医院血压就高,回家后血压就正常,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多回家测量,且以在家测量为准。
指南限制鼓励大家多在家测量血压,一方面能更多次了解自己的血压,一方面排除各种干扰,血压更准确。
9、动态血压监测不容忽视
还有很对人血压波动较大,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高血压,建议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 24 小时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10、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 繁自测血压。
有很多人过于焦虑,一天没事总测血压,这样导致本来血压不高,都会引起高血压,所以过于焦虑的人,不建议频繁测量血压。
总之,只有准确的测量血压,才来准备的诊断是不是高血压,才能准确管理自己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