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药电商?
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中立服务组织,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数字化平台。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95095、八百方为互联网第三方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平台。
互联网医药电商B2B平台将会是很好的趋势吗?
医药电商三种主要商业模式现有医药电商模式包括B2B 模式、B2C模式、O2O模式。其中,B2C最多;截至2017年3月14日,《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共有918张,其中A证(第三方平台)45张、B证(医药工业、流通企业自建的B2B网站)224张、C证(零售连锁申请的B2C网站)649张。随着今年政府全面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B、C证)审核,医药电商将进入了一个低门槛、严监管的时代。B2B模式在医药电商中销售额占比较大,企业知名度仅限于B端,一般是第三方B2B平台或者自建B2B平台,有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集采平台,也有药企及商业公司自建做产品流通业务的。B2C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平台的售药模式,即卖方需要依托天猫、京东等平台进行销售活动;另一种是自建自采平台模式,如健客网、康爱多、好药师等,销售额基本上依赖于平台流量的大小。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目前比较常见的医药O2O模式是“送药上门”服务。除了O2O平台外,传统药店、药企、医药物流都纷纷进入送药“战场”,其中连锁药店是送药O2O 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2017医药电商政策盘点2017年国家出台涉及医药电商的政策法规或通知一共是6条。其中最重磅的也是对未来医药电商发展影响最大的当属医药电商“三证”的取消,以及年末发布的关于医药电商禁止展示及销售处方药的征求意见稿了。1、“三证”取消。医药电商A、B、C三证均被取消审批了,表面看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那种在以往只空有一个网站就可以在网上卖药的行为将不被允许了。医药电商网下必须有实体药店做承接,责任要明确,同时按照网上网下一致原则进行监管,必须做到网络药品销售全程可追溯。鼓励“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新型配送方式,培育新型服务和新业态。这一系列措正说明,审批取消了,门槛降低了,但监管变得更加严格了。2、网络禁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征求意见稿出台。首先必须先要明确一点,处方药在我国一直都是禁止网售的,国家规定现在网上销售的只能是乙类非处方药,因为乙类非处方药在实践中经过临床试验,相对比较安。现实中很多医药电商打起了擦边球,在网上展示药品信息并通过电话成单,貌似没有了线上支付,添加购物车等典型网购行为特征,但是其核心也是一种网购行为,再加上配送环节做不到全程冷链运输或者选择不具备药品运输资质的物流进行配送,无法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如果可以变成现实,药品销售网站将无法再展示处方药的一切信息,从而把部分违规医药电商变相网售处方药的主阵地打掉。2018医药电商的出路随着2017医药零售新政策的推出以及新零售商业模式的越来越被行业认可,未来单纯的医药电商从市场面、政策面已经很难有存在的空间。医药电商将与其他商业形式相融合才有发展的出路。一、与线下的连锁药店深度结合。随着国家对医药电商的监控趋于严格,很多医药电商纷纷收购下线药店,以及重新发展O2O业务,以符合政府主管机构关于互联网售药“网订店取、网订店送”大趋势的要求。零售药店自建O2O或者借助第三方O2O服务平台的价值都将重新引起行业重视,也将得到一个再发展期。目前在网上展示处方药还没有被正式禁止的情况下,一个医药电商名下挂着一到两家药店就可以把处方药利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偷偷”邮寄全国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但是未来网上完全禁止展示处方药后,很大概率是处方药信息将出现在一些提供本地化服务的O2O平台的移动端或者药店自己的APP上,配送也将限于本城市内。通过定位技术,患者很可能都看不到其他城市的药店和处方药信息,而只能看到本城市或者周边的药店和药品信息,处方药购买将完全变成本地化服务,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都将大大加强。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未来哪家连锁药店的覆盖面广,相应的市场也会更广阔。目前除去国大药房相对可以说做到全国覆盖以外,大部分连锁药店包含四大上市连锁,都还只能算是区域覆盖。二、转移阵地,变化商业形态。最近一段时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传统的医药电商如七乐康等转型向互联网医院发展,而比较老牌的做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企业如春雨医生、微医等又都纷纷试水电商,一时间真有点“围城”的感觉。按照2017年一系列针对医药电商的相关政策趋势来看,已经对互联网医院转型布局的医药电商、以及与线下医药或互联网医院形成深度合作、获得稳定处方来源的医药电商在未来也将获得一席之地。从企业性质和延伸路径看,移动医疗和医药电商的重合度最高,毕竟在整体医药销售中,处方药要占绝大部分份额,得处方者得天下。医药电商本身是一个多边的市场。多边市场包括医药电商平台、制药企业、配送方、药店、消费者、医院、政府等。不管是什么模式的医药电商平台,在构建医药电商体系的同时,都要考虑到医药电商的多边市场。多边的市场就意味着在经营上会有太多的出路和变化了。只有紧跟政府的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医药改革的大方向和主潮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趋势,同时真正握有企业的经营发展的核心优势,不要把目标短浅的放在钻钻政策空子、打打擦边球上才是医药电商未来发展的出路。
医药企业如何实现从传统零售向互联网营销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冲击愈加明显,传统低效率的企业会被迫出局,必须要走向以信息技术为引导的转型之路,才有远景和未来。从互联网转型上来看,转型比较成功的有九州通这类全国性流通企业,除去九州通这类上市公司花重金砸下的转型路,英赛特医药的互联网转型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
医药传统零售模式,区域性强、信息传播不对称,而且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金钱去市场开拓、维护客户。 而互联网转型,它基于互联网且具有较高的覆盖率、传播率,减少了信息流通成本和租金成本。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互联网转型是大势所需,那么医药企业如何从传统营销做到互联网营销呢?
首先,企业要对自身情况做个认真的分析,确定自己的定位。自身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线下专卖店的布置、体验是自身的优势。此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要企业就全部触网。完全触网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不管是在线上线下销售的产品都是给人来使用。因此,体验是很重要的。
完善企业内部的流程,协调企业网络与线下传统营销的矛盾。
既然要做互联网,就要在人事上,操作流程上要有改善。不然,网络工作是很难开展的。不要让网络成为传统营销的一个辅助工具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企业是这样,既想做电子商务,线下的又下不了决心就行完善。所以,此时网络的部位就沦为一个推广的一个工具,很难与销售挂上钩。网络推广,在网络上变成了一个推广品牌,发布信息,提高品牌曝光率,知名度而已。而且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工艺、设计等都脱节了。
对于要做互联网营销的企业,就要转变观念。将网络与线下进行调和整合起来。
专业的销售培训。我们知道,药品并不是配送到医院、药店等就完成了销售,而是需要销售人员维护关系、盯紧终端库存、盯紧回款、退换货、效期产品处理等,尤其是回款了,基本才能保证销售的完成。
但这些功能配送企业是基本不做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做这些事情,所以,邻终端纯销商业企业就发挥了销售的基本功能。
协调好线下与线上的产品价格。价格是个敏感的话题。现在不管是谁,只要涉及到买的东西,都会在网络进行查询,了解清楚,再去购买。也有的人去线下的店面看中了哪个款式,问价格,然后去网络上查一下,看有没有人购买,比较一下两个地方的价格。所以,要做互联网营销的话,这个问题要解决好。
线下与线上可以进行整合起来。一个销售过程的完成涉及到营销、支付、体验这三大块。线上和线下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播,吸引消费者去线下实体店去体验,如果合适的话,可以进行购买;也消费者也可以在线下体验产品,然后到线上去查询信息,如果觉得可以在网上进行购买。这两种方式可以互相促进。
做互联网营销,首先要在网络上有自己的品牌展示基地,然后通过这个地方向外传播。也可以在其他网站进行投放,将消费者吸引到这个基地来详细了解。在网络搭建这样的基地,可以使自建官网、商城,也可以是在第三方平台搭建店面。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要在移动端进行布局,如微信、百度上等。
然后进行做好营销推广的工作。可以是免费的和收费的。收费的,可以通过在大型的网站进行广告的投放。免费的可以通过在一些免费的方式,论坛、搜索引擎优化、微博、博客等形式进行。
不管是线上线下都是提高展示的体验。线下要进行产品的摆放、灯光的处理、饰品的摆放。线上要将线下的场景拍摄下来,并通过对细节的拍摄展示出来。利用图片出来是效果更佳。
做好线上线下的支付环节。现在支付的方式很多,有现金、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要完善的售后。对于全国各地有专卖店的企业,可以想办法将各售后交予他们做。并且企业也要搭建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以赢得更好地口碑。
未来通过专业的市场行为完成或者放大经营业绩,是任何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的首选。想在医药行业长期的发展,医药商业企业就要建立专业化的市场团队,为诸多的制药企业或者大中型流通商业提供区域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从而创造效益。
医疗大数据时代,以电商为切入口,能够建立用户健康档案,整合资讯,能让品牌更好的为客户提供用药指导等增值服务。未来,线上的转型也会促进医药品牌的线下转型,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也会进一步拓宽品牌的横向发展潜力,线上自营模式也是一个可观的“新兴市场”。对于传统医药想要转型,可以和有电商经验丰富的英赛特合作,利用行业积累资源以及自身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库存前移,线上下单,减少人员以及运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