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京东投资越南电商TiKi?
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精细化运营、消费升级和全球化成了电商平台,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寻求突破的新道路。作为我们的邻邦,同时在生活习惯和文化上有颇多相似之处的东南亚,就成了巨头争夺的新阵地。
2015年2月,春节前,我的前东家组织了出国的年会,目标越南胡志明市。很有幸,作为一家科技媒体,我们参观了Tiki,公司创始人兼CEO Tran Ngoc Thai Son亲自接待了我们,并且详细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当时Tiki已经是越南第二大电商平台,Tiki的CEO能抽出半天时间和来自中国的科技媒体团队交流,一方面说明了人家的待客之道,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越南的电商还远没有中国那么繁忙。
2015年,越南官方预计,本国电商交易总额将达到40亿美元。作为对比,2015年,中国电商交易总额达到了20.8万亿元,而仅阿里巴巴2015财年的交易额就接近3万亿元(约4400亿美元),是越南全国电商交易总额的100多倍。这和中国、越南的人口比例相差甚远(越南约9500万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越南的电商交易总额,已经是2014年的2倍,这样的增速是中国电商平台难以企及的。
Tran Ngoc Thai Son先生的介绍,也印证了越南处在电商的初级阶段,但蕴含着巨大的潜力。2010年,他在父母的车库里创办Tiki。作为一个旅游国家,越南有大量的外国人,也有不少本国人热衷于学英语,Son最早开始销售的是英文书籍这种标准化的利润较高的商品。物流不发达,他要自己骑着摩托车送货;线上支付非常不普及,所以现金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成立5年,Tiki还未盈利,但它的品类已经大为丰富,图书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4年年初的90%下降到了2015年年底的50%。
2016年,阿里巴巴领投了对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的多轮投资,最后干脆出售收购了后者。在越南,Lazada也是最大的电商,Tiki仅此于它。作为阿里巴巴在国内最大的对手,京东也开始出手抢购东南亚的同行。
这很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欧美互联网巨头和资本介入中国的互联网进程。但欧美巨头很难在中国讨到甜头。现在,中国的巨头和资本也开始出海,结果如何,还挺让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