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身边的网络电信诈骗?
一、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1
尽快拨打110或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
拨打110报案后,民警会立马采取措施止付,防止报警人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电话报警后,报警人还需尽快前往最近的派出所进行笔录,案件才能进一步开展侦查。
110报警只能快速止付,案件侦破还得到派出所进行详细笔录。
2
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等相关信息
保存好汇款或转账的凭证,如:在ATM机转账的凭条、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截图。
一定要清楚保留本人及对方的完整账号!
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第一时间自救
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为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及时报警
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
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身边的网络电信诈骗?
不要轻信任何人,不贪小便宜,学会保护自己
三、冒充类诈骗应如何应对?
针对冒充熟人类诈骗,警方提示:
一是添加好友要谨慎,在收到自称是单位领导、学生老师或者是企业老板发来的好友邀请,一定要通过见面,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受损。
二是转账汇款前要核实,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避免没有见面或者没有打电话核实,而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就向对方进行转款操作。
三是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类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将骗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并第一时间向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四、网络购物诈骗打什么电话报警?
网络购物诈骗属于消费欺骗。
举报电话是:12315
五、如何应对网络骚扰?
1、要保护好个人隐私。
为人处世要低调一些。对于我们在网络上的行为,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当事人以为这是在网络上,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所以,说话办事肆无忌惮,其实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2、不做让人关注的事情。
树立良好的网络印象。在上网的时候,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要与人发生矛盾和争吵,更不要惹别人生气,或者侵犯到别人的利益或者隐私,否则,就会成为被网友攻击的目标,到时候几乎无法脱身。
3、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如果发生了一些网络暴力事件,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积极应对,而当我们将事态平息下来以后,我们应该及时的加以总结,到底问题出在哪,给自己提个醒,保证下不为例。
六、网络仲裁如何应对?
究竟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如果放款方是合法的公司且利率等都在法定范围内,那是没什么可说的,必须履行仲裁裁决的。如果放款方利率违法,无发放贷款资质,那就要据理力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答辩:
1.债权人资格
一般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债权,放款方会事先把债权转让给仲裁申请人,注意是否合法转让。
2.放款平台和仲裁申请人经营范围
国家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发放贷款活动。
3.仲裁协议
是否签署了仲裁协议,是否明确了仲裁事项,仲裁委。
现实中,还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对待,毕竟一旦下达裁决,就会生效。给自己带来法律后果。
七、如何应对网络夹子?
一、部署适配的安全设备
企业根据自身的安全状况,部署相应的网络安全设备。运维遇到问题,可以考虑部署堡垒机;想定期自动化漏洞检测,可以考虑部署漏洞扫描系统;进一步加强WEB应用防护,可以考虑部署WEB应用防火墙......
网络安全设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应依据实际需求来进行采购,如果不懂得合理利用和维护,安全产品再多也是徒劳。
二、随时对IT资产进行备份
网络攻击总是猝不及防,往往给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信息带来“重大打击”,当IT 资产在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平时应保持将重要资产进行备份的习惯,并且做到异地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IT资产为什么需要异地备份?勒索攻击将是最好的说明。
八、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企业网络舆情应对解决办法
1.改变舆情管理观念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很显然,过去的那些“瞒、拖、拒、删”等消极的舆情应对处置方法需要改变,应该转化为积极主动、公开和沟通的手段,把舆情引到自己想要的地方,以此实现网络舆情应对的最佳效果。
2.明确应对流程,强化外部沟通
即在网络舆情事件发酵后要迅速指派专人跟进,明确相对应部门和负责人的职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舆情走向,舆情传播影响范围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强化外部沟通,尤其是行业KOL、主流的新闻媒体、上级主管部门等等,以达到为舆情应对工作减压的目的。
3.加强舆情监测,实时掌握舆情动态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舆情的失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二次舆情的滋生,通过加强舆情监测,实时掌握舆情动态是关键。具体则可以借助像识微商情这样的企业舆情监测平台,对互联网舆情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挖掘舆情传播的平台、网民情绪、关键传播节点、传播数量,并自动分析舆情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当前态势,生成分析图表及报告,供企业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九、冒充熟人亲属诈骗应如何应对?
那很简单,如果他冒充亲属跟你借钱,记住,首先要打个电话给你亲属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你亲属,如果打不通,就去派出所,让派出所的人调查一下这个骗子跟你聊天的QQ,或者微信或者电话号码,千万别转账,否则你会给你的财产带来损失
其次一定不要在网上说借给他,你直接告诉他,借钱可以,但必须见面,需要见面写欠条,而且按手印,如果是骗子,他肯定不敢跟你见面,这就可以识破骗子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下载一个国家防诈APP,这个APP会对你手机形成一个立体的保护,当你遭遇疑似诈骗的时候,APP会向你发出预警,使你免受财产损失
十、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防范网络诈骗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在网络游戏中交易、购买二手物品、投资理财等场景。
2. 确认联系方式真实性:在交往中,尽量使用可靠的联系方式,如电话、线下见面等。对于对方的联系方式,可以拨打 114 核实其真实性。
3. 确认网站页面真实性:在浏览正规网页时,遇到自动弹出的页面或网站,要谨慎对待。同时,要避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以免进入钓鱼网站。
4. 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确保电脑和手机的安全,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堵塞安全漏洞。
5.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登录敏感网站。
6. 谨慎进行金钱交易:在进行网上购物、交易时,选择正规的平台和支付方式,避免通过不明渠道进行金钱往来。
7. 网络交友要谨慎:对于网络上的陌生人和交友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8. 拒绝高收益诱惑: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低风险项目,避免陷入投资陷阱。
9. 定期检查账户安全:定期查看银行账户和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0. 学习法律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遇到诈骗行为时能够及时维权。
11. 积极举报:发现网络诈骗行为或违法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在我国,有关部门会积极打击网络诈骗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高自己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降低受骗的风险。同时,也要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身边人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