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到底好不好?
据说,社交电商新贵拼多多拿出100万元巨奖来找“黑客”,也就是蓄意说拼多多坏话的人。不过, 在很多人看来,拼多多也许是想多了,一家假货泛滥的公司,很多被套路过的人,还用收钱来“黑”,自带干粮的舆论都挡不住。
腾讯这几年的投资,为了流量变现,已经是越来越LOW,包括拼多多、趣头条、快手等等,目标都是所谓的“小镇青年”,圈粉无数。如此下去,互联网媒体作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与引领者的角色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迎合流俗而赚钱的全部。
网上资料显示,拼多多,自2015年10月上线至2017年12月,付费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GMV由2016年的360亿,突飞猛进到2017年的1200亿,甚至2018年1月GMV已达400亿。
不过,自从进入2018年以来,拼多多的势头有所减缓,甚至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否则,也不会恼羞成怒的要悬赏缉凶。国内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近日发布《2018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社交电商拼多多第一季度新增用户数暴跌。其中2月份仅录得820万,较去年12月峰值断崖式下跌七成,创有公开历史统计以来最大跌幅。
拼多多的兴起肯定会引起巨头们的警觉,阿里巴巴、京东等都针对性的做了相关产品,相继推出淘宝特价版和京东拼购。虽然社会舆论很多认为拼多多挖了淘宝的墙脚,但在年度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在回应“如何看待拼多多可能给淘宝带来的影响”时表示:“拼多多兴起的时候,恰好是我们用户数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这说明市场有自己的判断。”
拼多多的套路其实并不新鲜,主要就是曾经的“团购”路数,使用的营销手段也基本类似,只是更LOW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连续大幅度的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提速降费”,快速激发起来的四五线城市和乡镇的以落后城市和农村人群为主的用户缺乏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的清晰认知,短时间内被曾经多年前就泛滥于网络的营销套路所迷惑。
当然,微信在其中也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微信支付的便利与朋友圈传播的阵地,这些互联网新移民才好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且可以穿越时空联络起来共同拼团,一分钱的诱惑成为这些人的关注点,从而让拼多多通过这些人自发的,不断分享,实现裂变传播,积累更多的用户。
另外,拼多多也充分借鉴了OPPO和vivo的发展经验,借助通俗性娱乐节目冠名《快乐大本营》、《极限挑战》、《欢乐喜剧人》以及各种接地气的广告和俏皮的视频吸引潜在用户。
当然,拼多多也吸收了微商们已经验证过的拼团、砍价、分享等社交电商的方式,迅速积累起大批用户。拼多多模式中,任何人都可以发起团购,动员身边的人购买,这种模式下,用户的参与感就很强。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多的困扰,这些用户到底是拼多多的用户还是微信的用户,离开了微信,还会有多少人想着有个拼多多?
正是因为拼多多想快速完成商业发展,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营销套路上,而供应链、配送及服务环节不可能短时间跟上,所以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劣质商品泛滥。
2016年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显示,拼多多在全国投诉量跃居行业第一,高达13.12%。2017年南京警方发布多次公告,对拼多多劣质商品进行公示。在2018年2月,中消协也公布了拼多多的售价行为。
催熟的东西都容易烂掉,拼多多也不会例外,虽然拼多多给自己总结了一堆的成功经验,但本质却依然只是社交网络和团购的合体,借助微信实现了原始积累。但是,从微信催熟的产品历史来看,从零到50很容易,但多数企业都挺不过59这个门槛,至于100就更是遥不可及。
我们可以说,因为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在致力于消费升级,从线上的高增长,变成了融合服务的新零售布局。,留下的“假货”需求给了拼多多机会,也给了微信催熟社交电商新标的机会,但是拼多多依然无法解决运营,管理,用户数据,仓储物流等一系列慢工出细活的难题,没有长久的发展能力。如果用户不在乎自己很LOW,其实拼多多购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